寂居山之阿,木叶明返照。
阴厓凝晚色,余霞尚鲜耀。
远心望烟海,孤兴凌仙峤。
归牧驱牛马,溪船罢渔钓。
闭门归动息,默以领众妙。

日夕

寂居山之阿,木叶明返照。

阴厓凝晚色,余霞尚鲜耀。

远心望烟海,孤兴凌仙峤。

归牧驱牛马,溪船罢渔钓。

闭门归动息,默以领众妙。

注释:

  1. 日夕:傍晚时分。
  2. 寂居山之阿:在山上寂静地居住。阿,山坡、山脊。
  3. 木叶明返照:指夕阳的光辉映照在树叶上,形成美丽的倒影。
  4. 阴厓凝晚色,余霞尚鲜耀:在山崖上,黄昏的景色凝聚在一起,而余晖仍然显得鲜艳夺目。
  5. 远心望烟海:远方的心中充满对大海的向往。
  6. 孤兴凌仙峤:独自兴起,向着仙境的山峰攀登。
  7. 归牧驱牛马,溪船罢渔钓:回到家中,驱赶着牛和羊,放下了钓鱼的用具。
  8. 闭门归动息:回到家中关上大门,一切动静都消失了。
  9. 默以领众妙:默默地领悟到大自然的美妙之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晚年隐居生活的作品。诗人在山中的静谧之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诗的首句“日夕”就设定了时间背景,即傍晚时分。这是诗人在山上的一天结束时,静静地观察着夕阳的美景。这里的“日夕”不仅仅是时间的表述,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第二句“寂居山之阿”,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在山中过着安静的生活,远离尘嚣。这里的“寂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淡泊,也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态度。
    第三句“木叶明返照”,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化和形象化。夕阳的光辉透过树叶,形成美丽的倒影,这就是诗人所看到的景象。这里的“木叶明返照”不仅描绘了夕阳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他的日常生活。“远心望烟海”,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处的海面,那里充满了无尽的想象和期待。这里的“烟海”代表了广阔的海洋,象征着未知和神秘。“孤兴凌仙峤”,诗人独自兴起,向着仙境的山峰攀登。这里的“孤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追求,也反映了他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
    最后四句,诗人回到了家,结束了一整天的劳作。“归牧驱牛马,溪船罢渔钓”,他回到家中,驱赶着牛和羊,放下了钓鱼的用具。这里的“归牧”和“罢渔钓”都表达了诗人对于日常生活的一种回归和满足。
    最后一句“闭门归动息”,则更加强调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关上了门,一切都归于寂静。这里的“动息”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也反映了他对外界的冷漠和疏离。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他通过描绘自己的日常生活,表达了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态度,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