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冀
黄河舟中述怀二首其一 【注释】 承召:接受朝廷的征召。 投老飘零:指年老时在外地流浪。 清梦:清静美好的梦。 绛阙:古代皇宫的美称。 朔云鸿雁:北方的云气,大雁飞翔。 落日牛羊:夕阳下的牛羊。 故山:故乡的山,借指自己的家乡。 茅屋:用茅草盖成的房舍。 长烟萝:指茂盛的长满青苔的茅草屋。 【赏析】 《黄河舟中述怀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这是第二首。此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抒发诗人对故土
韩信庙 淮阴事业已荒凉,犹幸封侯在故乡。 古庙有碑眠宿雨,长林无树挂斜阳。 曾闻杖策归真主,安用论功觅假王。 千古是非曾未定,英雄回首事茫茫。 注释: 淮阴事业:指韩信在淮阴的事迹或成就。 故乡:指韩信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即今天的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 古庙:指韩信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可能已经破败不堪。 碑:指刻有历史事件的石碑,是古代记录历史的重要工具。 宿雨:指雨后留在古庙上的雨水痕迹。 长林
仪真,今江苏扬州市。石头城,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长江北岸。中夜,半夜。扬子江,即今长江。青,一作“空”。 仪真船上,我正酣饮,不觉天已大亮。昨夜船移至扬子之岸。拂晓,拂晓时。真州,古县名,今属江苏省。 推开船篷,看见红日高升。遥望天际,似乎要到达青天之外了。一夜风波,似如梦境,人生百年,真乃悠然自得也。 译文: 仪真舟中 我在仪真的船上 醉卧不知归路 石头城下雨如烟,倦客不知方醉眠。
【注释】 十月朔风辞上京:指农历十月初一,即冬至后的第一个节气——立冬。 孤舟一月到彭城:指从上京出发,乘舟行至徐州。孤舟,独木小舟;一月,一旬。 黄河九曲流无尽,白发数茎犹有情:形容黄河曲折蜿蜒,奔流向东,滔滔不绝。“白发”指诗人自己的头发,因长期奔波在外而变得稀疏,但心中仍有豪情壮志。 戏马台荒沙草合,钓鱼船小浪花轻:形容在徐州游玩时,戏马台荒凉无人打理,草木杂生;而钓鱼船则显得小巧精致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选项回到原文中,找到相关语句进行辨析。本题要求分析诗歌的内容,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信息“看花”、“看杏花”等内容。“次韵衍师约看杏花”是第一句;“去年已负看花约”,意思是去年已经辜负了赏花的约约;“春尽谩题诗”意思是春天过去,白白地写了诗。“香雪无情满故枝”意思是香雪没有感情,把杏花枝上的花瓣都盖住了
【注释】 登崇文阁:登上崇文阁。崇文阁,唐代宫名,在大明宫之西北,后改为集贤殿书院。 春明试:指唐玄宗开元年间的进士考试。 病起犹怜步武轻:病后还爱那健步行走。病起,病愈之后。语出《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后用为形容欣赏文艺作品时忘其身外之事。步武轻,即步行轻快。 迟暮远为千里客:年老已到暮年,还要做万里远行的客人。迟暮,指人到晚年之时。为客,作客
【注释】 龙江:地名,位于今黑龙江。 薄:覆盖。 月:月亮。 扰扰:纷乱。 劳生:辛勤的生活(指为生活所累)。 成何事:有什么意义。 独羡:只羡慕。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旅途中写下的,描写了旅途的艰辛以及作者对此的心情。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首联“解缆龙江暮雨寒,朔风回薄楚云间”,描绘了一幅壮阔的黄河画卷,诗人站在船头
诗句:鹤发仙翁匪石心,何年曾种石为林。 译文: 白发苍苍的仙人并非石头的心,他何时曾在石头上种植了森林?这些参差错落的玉树高耸入云,犹如仙境中的美景,而那些岩石的根部深入地下,仿佛是大地的根基。雨后土壤干涸时依然带有湿润,月夜下枝头没有叶子却能自成一片阴影。昔日的季伦(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人物)又怎么会见过这样的景色呢?如今徒劳地寻找海底的铁网也无济于事。 注释: 1. 鹤发
霜天早行 茅店鸡声落月孤,车声催我上征途。 裹裳犹讶刀侵指,拂面不知冰在须。 草屋几家门尚掩,野桥何处酒堪沽。 却思曩岁禅房宿,日上山窗正拥炉。 注释: ①茅店:茅草搭建的店铺。②裹裳:裹着的衣服。 鉴赏: 此诗是作者在赴京赶考时写的一首即景抒情诗。诗中以“霜天”为背景,写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首句“茅店鸡声落月孤”,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图
送朱长史致仕还乡 凤城晓日软尘红,鹤发承恩出九重。 千里乡关淮水北,五云宫阙大江东。 汉廷清议贤疏傅,楚地耆年重白公。 想见到家频致客,击鲜酾酒醉春风。 注释: 1. 凤城:凤凰之城,泛指京城。晓日:早晨的阳光。软尘红:形容朝霞映照下的大地,一片柔和的红色。 2. 鹤发:白发。承恩:受到皇帝的恩宠。九重:指皇宫,这里代指朝廷。 3.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乡关:家乡。淮水北:淮河以北的地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