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承召沐恩波,投老飘零感慨多。
清梦常时怀绛阙,白头今日过黄河。
朔云鸿雁来边塞,落日牛羊散近坡。
最忆故山茅屋好,春风日夜长烟萝。

黄河舟中述怀二首其一

【注释】

承召:接受朝廷的征召。

投老飘零:指年老时在外地流浪。

清梦:清静美好的梦。

绛阙:古代皇宫的美称。

朔云鸿雁:北方的云气,大雁飞翔。

落日牛羊:夕阳下的牛羊。

故山:故乡的山,借指自己的家乡。

茅屋:用茅草盖成的房舍。

长烟萝:指茂盛的长满青苔的茅草屋。

【赏析】

《黄河舟中述怀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这是第二首。此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抒发诗人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情。

开头两句“昔年承召沐恩波,投老飘零感慨多”,回忆当年受命出使边疆,受到恩宠和重用,但如今年老漂泊在外,内心充满感慨。其中“承宣”指的是皇帝的命令或诏书,“投老”意为年老体衰;“恩波”指皇帝的恩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得到皇帝赏识和重用而感到欣慰,但同时也因为年老体衰而被贬谪到边远地区而感到惋惜和感慨。

接着两句“清梦常时怀绛阙,白头今日过黄河”,诗人通过梦境和现实的对比来表达内心的感慨。梦中常常怀念着皇宫的美好,而现实中却要度过黄河,这种反差使得诗人更加感伤和失落。其中,“绛阙”指的是皇宫的美称,象征着尊贵和荣耀;“清梦”则表示美好的梦境。而“黄”字在这里是形容词,形容河水的颜色,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后四句“朔云鸿雁来边塞,落日牛羊散近坡。最忆故山茅屋好,春风日夜长烟萝”,“朔云”指的是北方的云气,而“鸿雁”则是指大雁,它们常常飞往边塞。诗人看到远处的边塞景象,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辽阔。同时,他也看到了夕阳下的牛羊在山坡上散开,这些生动的景象激发了他的乡愁。

最后两句“最忆故山茅屋好,春风日夜长烟萝”,诗人再次回到了对故乡的思念之中。他回忆起在故山上的茅屋,那里有茂密的青苔覆盖着茅草屋顶,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而春天的风吹拂着这些烟萝(一种植物),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更加美丽。

这首诗以边塞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