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发仙翁匪石心,何年曾种石为林。
参差玉树参天秀,礧砢云根入地深。
雨干有苔常带润,月枝无叶自成阴。
季伦当日何曾见,铁网徒劳海底寻。

诗句:鹤发仙翁匪石心,何年曾种石为林。

译文:
白发苍苍的仙人并非石头的心,他何时曾在石头上种植了森林?这些参差错落的玉树高耸入云,犹如仙境中的美景,而那些岩石的根部深入地下,仿佛是大地的根基。雨后土壤干涸时依然带有湿润,月夜下枝头没有叶子却能自成一片阴影。昔日的季伦(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人物)又怎么会见过这样的景色呢?如今徒劳地寻找海底的铁网也无济于事。

注释:

  1. 鹤发:指老年人头发如雪白的样态。
  2. 仙翁:对年纪较大的人的尊称。
  3. 匪石心:并不是石头的心,意指非石头之物。
  4. 何年:何时。
  5. 曾:曾经。
  6. 种:种植。
  7. 石为林:把石头当作树木来种植。
  8. 参差:参差不齐的样子。
  9. 玉树:形容树木长得非常美丽,如同美玉一般。
  10. 礧砢:形容岩石错落不平的样子。
  11. 云根:指岩石的根部。
  12. 入地深:深入地面。
  13. 雨干:下雨之后。
  14. 常带润:经常有水。
  15. 月枝无叶:指月色之下,枝头的树叶已经凋零,只剩下枝干。
  16. 季伦:古代名人,这里可能是作者虚构的角色或典故引用。
  17. 铁网:古代用来捕捉鱼类的工具,这里可能暗指海底无法找到金道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奇特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与想象,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自然之美。诗人通过对石林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向往。诗中的语言优美,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神秘的石林之中。整首诗不仅体现了童冀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