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姬水
【注释】 1. 黼帐:绣有斧形图案的帷帐。 2. 香销:指香气消散。 3. 宝镜尘:宝镜上积了灰尘。 4. 芳树:美丽的花草树木。 5. 枯骨:已腐烂的尸体。 6. 襄王:楚顷襄王,即屈原。 7. 梦里人:梦中的人。 【赏析】 此诗为悼念亡妻而作。首句“黼帐香销宝镜尘”,描写的是一幅画面:华丽的帷帐中,香气已经消失,宝镜上也积满了灰尘(“香销”和“宝镜尘”都是比喻)——可见妻子生前生活之奢华
【注释】 弦上:弹琴。歌珠:指琵琶曲《大胡笳》。字字清:声音清晰,如珠落玉盘。乍欢还怨: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悲伤。不胜情:无法抑制的感情。当筵:在宴席上。醉杀:使喝醉的人为之倾倒。新丰客:即刘阮,指晋代的刘伶和阮籍。他们都是竹林七贤之一,以饮酒为乐,常醉酒而归。十四楼:指唐玄宗所建的安兴楼,位于长安城西的延寿里,高十四丈,上有观风听雪亭,是当时著名的游乐之地。第一声
诗句原文: 去年今日花前别,肠断《阳关》一曲歌。 谁解相思情更苦,思君泪比别君多。 译文注释: 去年的今天,我们曾在花前告别,那一刻,我被《阳关三叠》的旋律深深打动,歌声中充满了离别的哀愁。谁能理解我心中的相思之苦?思念之情胜过分别时的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姬水的作品《代赛玉寄沈太玄》。诗中描绘了作者在与朋友分别时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变化。通过对比《阳关三叠》的旋律和自己的悲伤情感
南陌上的香气随马蹄扬起,东园的桃李与成行的树影齐。 春天来时,树树花儿先绽放,唯独垂杨叶早齐。 注释: 1. 南陌:指通往南方的道路或小径。香尘:指路上的尘土被花香所染,形成美丽的景观。 2. 东园:此处指一个位于城南的园林或花园。桃李:泛指春天里常见的果树,如桃、李等。共成蹊:共同形成了一条小路,形容桃花和李花盛开时的景象。 3. 树树花先发:每棵树上都有花儿开放,形容景色美丽。 4.
注释: 天妃宫:天妃宫,即今天的福建湄洲岛,是妈祖的庙宇。 仙观台:神仙居住的地方,台,高台,指仙人居处。 蔓草中:在荒废的草丛中。 海棠一树太憎红:海棠树,花红色,作者不喜欢这种鲜艳的红色。 可怜亦是星槎物:可怜,可爱的意思。星槎,古代传说中从天河(天上银河)上掉下来的木筏,这里指星槎。 不学葡萄入汉宫:葡萄,一种水果。汉宫,汉朝皇宫。这里指葡萄树。 赏析:
诗句原文: 青门柳枝藏暮鸦,经过游子未还家。 桃叶渡头可怜水,胭脂井上断肠花。 译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今南京)的美丽景色和历史风情。诗中,“青门柳枝”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暮鸦”则增添了一丝萧瑟之感。游子未归的景象让人感到深深的思愁。 1. 诗人简介: -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淳父。黄省曾子。少有文名,学书于祝允明,传其笔法。中年以避倭寇徙家南京。晚年还乡,诗名益盛。有《贫士传》
注释:新红,即指红色的珊瑚、花朵等。娇春,意为春天的美。罗绮,指华丽的衣裙和丝绸。自持,意为自己控制自己的心情。比颜色,比喻比较颜色。海棠含露半开时,指海棠花含露未开的时期。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色,通过色彩的对比,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气息。诗人以珊瑚、花儿为题,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活力。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儿与海棠花进行了对比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思想情感的理解掌握。解答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诗人在表现手法方面的特点,然后分析作答。 本题要求考生赏析诗句。“赋得长干柳”是题目,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四句写杨柳之景;后四句抒发感慨之情。 (1)“春烟袅袅雨蒙蒙”,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象。“袅袅”形容烟雾的细长,“蒙蒙”则形容雨水的朦胧。 “梁苑隋堤一梦中”,点明地点,即梁苑和隋堤
金陵古意八首其二 四照三英蕊蕊新,绿丝郤底动香尘。 镇日江头看不足,门前又唤卖花人。 诗句注释 1. “四照三英”: 四照,指阳光;三英,指三种花朵,通常指的是牡丹、芍药和菊花,合称为“四照三英”。 2. “蕊蕊新”: 蕊,花的蕊部;蕊蕊新,即花蕊新鲜,形容花朵生机勃勃。 3. “绿丝郤底动香尘”: 郤,通“隙”,缝隙;绿丝,形容花草茂盛,连空气都变得清新;香尘,花香飘散如尘土般迷人。 4.
醉起 山中长日卧烟霞,车马无尘静不哗。 石上酒醒天已暮,一帘月色覆桐华。 注释: 醉起:酒后起床的意思。 山中长日卧烟霞,车马无尘静不哗:在山林中度过漫长的一天,周围弥漫着烟雾和云霞,车辆和马匹都没有扬起尘土,显得安静而不喧闹。 石上酒醒天已暮,一帘月色覆桐华:在石头上醒来时,天色已经晚了,一帘的月光洒在梧桐树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山林景象,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