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姬水
诗句解读: 1. 劳歌江上采江蓠:“劳歌”通常指的是劳作时的歌声,“江上采江蓠”则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江边采摘江蓠的场景。这里的“劳歌”,可以理解为对生活的辛劳和艰辛的一种抒发。而“江蓠”,是一种生长在江河中的植物,常用于制作香料,这里可能象征着女子的生活或情感的某种追求。 2. 一日愁添鬓几丝:这句话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通过描述头发(鬓)逐渐变白的情景
自古以来,烟花之地便是佳丽之所在,扬州更是少年游赏的不二之选。春日里,客思无赖,让人难以自拔;莫上迷藏炀帝楼,以免触景生情,引发无尽的愁绪。 此诗通过描绘扬州的美丽风光和繁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时光的怀念和留恋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辉煌的隋朝的追忆和感慨。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注释: - 自古烟花佳丽地:自古以来
诗句翻译:吴都的隋苑已变成蒿蓬,别到芜城去凭吊旧宫。 译文:吴地隋朝的园林现在已经荒芜无人,我们不要去芜城的故宫凭吊了。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吴地隋苑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黄姬水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诗中的“烟花佳丽地”与“只合少年游”反映了扬州繁华背后的青春逝去,而“春来客思元无赖”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异乡生活的孤独与无助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首先读懂全诗,理解内容,把握思想主旨和情感基调,同时要注意作者的思想倾向;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诗句的内容,注意关键词的提示作用及在诗句中的体现,最后按要求进行赏析。“秋夜”是这首诗的题目,是整首诗的感情线索所在。 “蝉歇还惊络纬鸣”,意思是:秋天到了,蝉儿停息下来,忽然惊动了纺织娘叫唤。 “秋风忽已动江城”的意思是:秋风突然刮起来了,吹动了江边的城池。
绮罗逐队沸歌讴,尽在东城南陌头。 本为春愁拾芳草,争如芳草又牵愁。 诗句释义 绮罗: 指华丽的衣服,通常用于形容女性衣着华丽。 追逐: 此处形容人群的热闹和喧嚣。 沸歌讴: 形容歌声响亮,场面非常热闹。 尽: 全部或完全的意思。 南陌头: 古时称城市街道的南侧,这里指南京的街道旁。 春愁与芳草: 春天常常引发人的感伤,而芳草则常被用来象征哀愁。 牵愁: 比喻事物之间相互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此诗写送别友人汪太学游江都的情景,是一首赠别之作。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中间插入朋友的姓名和地点,使诗句显得有始有终,结构严谨。第一、二句,“蔷薇芍乐”是说蔷薇花开了,芍药也开了,花丛中飘着淡淡的香气,酒肆周围充满了花香。“茱萸”,即茱萸,一种香草植物,古人常以茱萸泡酒或入诗赋。这一句写友人在江边饮酒赏花,醉意正浓。第三句写朋友将要离开
注释: 千里王孙:远在京城的皇族子弟。 未能:不能,指未得归京。 意气:志向、气概。 裘马:皮衣和马,泛指豪华的生活用品。 遨游处:游乐之处。 金陵:即今南京,六朝古都。 广陵:今扬州,吴王刘秀故地,有“江都”之称(一说指广陵郡)。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送友赴江都之时,表现了他对朋友远行的关切之情。前两句写朋友尚未回到京城,但已显露出不凡的志向。"风云意气"四字,概括了友人的抱负与性格
注释: 金伯祥,人名,这里指的是诗人的朋友。吴黎二,指两位贡士(古代科举考试的应试者),因下第归岭南,即落第回家。 相思吴越已经春,此日相逢啼渼新。 “相思吴越”指思念故乡,“吴越”泛指南方。已春指春天来临。渼,音mài,地名,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北。啼,哭。 世路销魂惟有别,君今况是泣珠人。 世路指仕途,销魂指伤心到极点。只有离别最让人伤心。君今况是泣珠人,意谓你今天又像珍珠一样晶莹透亮
吴姬整钏安钗梁 共道采花胜采桑 迷子洲边惊翡翠 莫愁湖里逐鸳鸯 注释: 吴地的少女整理好头饰,安放好发簪。她们在一起交谈,认为采摘鲜花比采摘桑叶更有乐趣。 迷子洲上,惊动了美丽的翡翠鸟;在莫愁湖畔追逐鸳鸯。 赏析: 这首诗是黄姬水在《金陵古意八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女子采花的场景,以及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古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解析】 “聚宝城”是南京城的别名,“香台”指建在秦淮河上的“十里秦淮”的十里画桥。此诗描写了一幅“夕阳官路游人散,竞折花枝插鬓回”的热闹景象。首句写城门开启;二句写士女们登上画桥;三、四两句写官路行人纷纷离去,争先恐后地折取柳枝,插回头上。这两句是说,夕阳西下,官路上的游人纷纷散去,争相摘取柳枝插到头上,以表示自己的风流倜傥。 【答案】 ①聚宝城:南京城的别称。②香台:即十里秦淮画桥。③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