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烟袅袅雨蒙蒙,梁苑隋堤一梦中。
纤叶空怜半江水,残丝犹怯五更风。
永丰园里情无限,苏小门前路乍通。
寄语飞花好栖泊,莫教飘荡恨西东。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思想情感的理解掌握。解答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诗人在表现手法方面的特点,然后分析作答。

本题要求考生赏析诗句。“赋得长干柳”是题目,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四句写杨柳之景;后四句抒发感慨之情。

(1)“春烟袅袅雨蒙蒙”,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象。“袅袅”形容烟雾的细长,“蒙蒙”则形容雨水的朦胧。

“梁苑隋堤一梦中”,点明地点,即梁苑和隋堤。“梁苑”指汉代梁孝王修建的园林,位于洛阳西南,“隋堤”即隋朝大运河的堤岸。

(2)“纤叶空怜半江水,残丝犹怯五更风”,这两句是说,柳枝纤细柔弱,只能依恋半江的清水;柳条上残存的柳丝,还担心被五更风吹断。

(3)“永丰园里情无限,苏小门前路乍通”,这两句的意思是:在永丰园里,我对你满怀深情,而你家门口的路刚刚开通,让我感到意外。“永丰园”是唐代长安城中的一个著名园林,“苏小”指春秋时期著名的美女苏小小。

(4)“寄语飞花好栖泊,莫教飘荡恨西东。”这两句的意思是:告诉随风飞舞的柳絮,你要栖息下来吧,不要再随波逐流,漂泊不定。

【答案】

(1)①“春烟袅袅雨蒙蒙”:描绘了一幅春日江南的朦胧图景。②“梁苑隋堤一梦中”:暗示作者身处异乡的孤寂与惆怅。③“纤叶空怜半江水,残丝犹怯五更风”:借柳树抒发了对故国思念之情及离别之苦。④“永丰园里情无限,苏小门前路乍通”: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之情。⑤“寄语飞花好栖泊,莫教飘荡恨西东”:以飞花自喻,表达出对前途未卜的忧虑和无奈。

(2)①“春烟袅袅雨蒙蒙”:春日江南的朦胧景象。②“梁苑隋堤一梦中”:暗示作者身处异乡的孤寂与惆怅。③“纤叶空怜半江水,残丝犹怯五更风”:借柳树抒发了对故国思念之情及离别之苦。④“永丰园里情无限,苏小门前路乍通”: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之情。⑤“寄语飞花好栖泊,莫教飘荡恨西东”:以飞花自喻,表达出对前途未卜的忧虑和无奈。

(3)①“春烟袅袅雨蒙蒙”:春日江南的朦胧景象。②“梁苑隋堤一梦中”:暗示作者身处异乡的孤寂与惆怅。③“纤叶空怜半江水,残丝犹怯五更风”:借柳树抒发了对故国思念之情及离别之苦。④“永丰园里情无限,苏小门前路乍通”: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之情。⑤“寄语飞花好栖泊,莫教飘荡恨西东”:以飞花自喻,表达出对前途未卜的忧虑和无奈。

(4)①“春烟袅袅雨蒙蒙”:春日江南的朦胧景象。②“梁苑隋堤一梦中”:暗示作者身处异乡的孤寂与惆怅。③“纤叶空怜半江水,残丝犹怯五更风”:借柳树抒发了对故国思念之情及离别之苦。④“永丰园里情无限,苏小门前路乍通”: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之情。⑤“寄语飞花好栖泊,莫教飘荡恨西东”:以飞花自喻,表达出对前途未卜的忧虑和无奈。

(5)①“春烟袅袅雨蒙蒙”:春日江南的朦胧景象。②“梁苑隋堤一梦中”:暗示作者身处异乡的孤寂与惆怅。③“纤叶空怜半江水,残丝犹怯五更风”:借柳树抒发了对故国思念之情及离别之苦。

译文:

春日里,烟雾缭绕,细雨霏霏;梁苑隋堤一带恍如梦境中的景象。那纤弱的柳条只愿依恋着那一半清澈的江水,而那稀疏的柳丝却害怕着那凌晨时分的寒风。在永丰园中,我对你的情怀无尽,而在你的门前,道路刚刚打通,使我倍感意外。请你告诉随风起舞的柳絮,要栖息下来吧,不要随着波涛四处飘荡,让你怨恨自己的西东之旅。

赏析:

《赋得长干柳》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是作者于元和十年(815年),由扬州北游徐州时所作。此诗描写了作者在永丰园里见到长干柳时的所思所感,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离别之苦,同时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