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羽
春去 一从泽畔为迁客,两度江头送暮春。 译文: 自从我在湖边被贬谪以来,我已经历了两季的春天和秋天。如今又是一年暮春时节,白发更添今日鬓,青衫不改去年身。百川未有回流水,一老终无却少人。 注释: - 泽畔:指白居易曾经被贬至浔阳的地方。 - 迁客:古代称因各种原因被放逐或贬降的人。 - 两度江头:指白居易两次被贬谪到江边。 - 暮春:指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 - 白发更添今日鬓
【注释】 晓起:清晨起床。 竹色衣全绿,林光露未晞:清晨的竹林,披上绿色衣裳,林中树木的倒影在露水还未蒸发时闪烁其光。 陇猿催梦晓,塞月堕烟微:山中野猿的啼声催促着人入梦,天边明月映照下的月亮渐渐隐没在薄薄的云雾之中。 别恨琴中语,流年客里归:离别的痛苦如同琴音中的哀怨,时光流逝如同游子在异乡的思念。 悠悠花上蝶,偏作合欢飞:飞舞的花上的蝴蝶偏偏在欢聚的场合飞翔。 【赏析】
暮春 万里月当户,邮亭花满枝。 行人花下发,短笛月中吹。 坐觉春光损,频惊斗柄移。 天边芳草绿,愁绪细如丝。 注释: - 万里:形容距离很远。 - 月当户:月亮高悬在窗户上,照进室内。 - 邮亭:驿站的亭子,用于休憩和等待。 - 花满枝:树枝上挂满了花朵。 - 发:开花。 - 短笛:指用小号或笛子之类的短乐器吹出的旋律。 - 坐觉:突然感觉到。 - 春光:春天的气息或景色。 - 频惊
【注释】 落日:夕阳。爱人影:指落日映照在人的影子上。逢:遇见,遇到。饮客:指客人。竹间床:竹床上。得雨:得到雨水。瓜:西瓜。迎霜:即秋霜。橘:橘子。三万顷:指广阔的田野。沧浪:大波浪。 【赏析】 《野兴》是一首纪行诗。首联写游山赏景的愉悦之情,颔联写遇僧听琴之乐,颈联写迎霜采橘的丰收之喜,末联写泛舟湖中之畅快,全诗意境优美,韵味无穷。 这首诗写的是一次野趣横生的游历。诗人在游山玩水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首联:“繁华一夜雨,寂寞满川萍。”繁华的春夜突然下起了雨,使整个河滩上一片沉寂,只有那飘浮在水面上的水草在摇曳。“繁华”是说春夜的雨,而“寂寞”则形容满河萍。 颔联:“暖气归杨柳,春声乱乳莺。”春天的气息随着暖风吹遍了杨柳树,柳树枝头鸣叫着欢快的小黄莺。春风和煦时,万物生长,生机勃勃。小黄莺的歌声清脆悦耳。 颈联:“玉门千里恨,锦字去年情
与陆无蹇宿资庆寺 空壁闻啼鸟,云深冷石房。 春随落花去,人自采茶忙。 叶暗翻经室,泉虚点《易》床。 陆郎溪壑主,假榻久何妨。 注释: 与陆无蹇宿资庆寺:在资庆寺与陆无蹇过夜休息。 空壁闻啼鸟,云深冷石房:寺庙的墙壁空荡荡的,只有几只鸟儿在啼叫,四周是云雾缭绕的山峦,显得十分寂静。 春随落花去,人自采茶忙:春天随着落花而去,而人们则忙于采茶。 叶暗翻经室,泉虚点《易》床:叶子因为潮湿而变得昏暗
【解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山居的图景。首联“树色分青涧,峰阴转绿池”,点明时间,写夏天;描写了夏日山居景色。颔联“岸明荷散绮,枝亚果垂脂”两句是说山中之水清澈见底,荷花盛开,果实累累。颈联“扫石方无事,停琴欲待谁”是说山居生活宁静,闲适,没有烦心事。尾联“相思隔芳草,酒畔有黄鹂”是说思念远方的人,在酒边听到黄鹂叫声而更加思念。 【答案】 译文: 夏景 山中景色清幽,树木颜色与涧水相融
【注释】 读治平下院:在江西庐山。 水房:指寺庙内的池塘、水阁之类的建筑。 虚绕:环绕。竹,指寺内竹子。 石壁:指山崖上的岩石。细生霞:细小地生长着彩云。 冬入经深雪:冬天进入深山时大雪纷飞。 春归尽落花:春天到来时百花凋零殆尽。 涧香来白鸟:溪涧中飘来花香,引来白色的大雁。 草绿斗新茶(“茶”通“茬”,草木的嫩芽):草色青翠,与嫩芽相争。 久与交游隔(“离”通“罹”,遭遇),空疏类佛家
秋日 秋天,人们离开山岭去往远方,朝原上鸟鸣空阔。 江水辉映着远山的碧色,树林的影子间杂着疏落的红花。 竹屋新开,花房旧访,共话秋景。 青崖上有石髓,拄着手杖走向穹隆
诸友泛舟石湖还次治平水气连山霭,晨游夕未穷。 烟中悬涧暝,天畔蹑云空。 新月在潭底,百花燃镜中。 竹房禅榻隐,处处爱山翁。 注释: 1. 诸友泛舟石湖还次治平:诸友即朋友们,泛舟指泛舟游玩,石湖可能是一个地名,还次治平可能表示在某个地方停留或返回。 2. 水气连山霭:水气指的是雾气,山霭是指山间的烟雾。 3. 晨游夕未穷:早晨游玩到晚上还没玩尽兴。 4. 烟中悬涧暝:烟中是指云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