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绘
《晓望终南》 终南亦何有,白云长英英。 层峰亘西来,巍然临咸京。 中有太一洞,窈窕清籁生。 郁郁古柏飒,关关春鸟鸣。 红泉石乳溜,金灶丹光萦。 经年鲜人迹,翠窦悬空青。 我欲往从之,坎壈不能行。 缁尘满周道,蹢躅伤我情。 何能奋飞去,翛然学长生。 注释: 1. 终南(终南山脉):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主峰为华山。 2. 亦何有:即“有何”,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3. 英英:形容云彩洁白的样子。 4.
【解析】 1. 本诗是一首送别之作,首句写景,为全诗定下基调。 2. “萋萋芳草”中的“萋萋”意为“茂盛”,这里指春天的芳草,“王孙”指春日黄鹤楼上宴集的宾客。 3. “楚岫遥趋帝宅尊”中的“楚岫”意为“山名”,“帝宅尊”指天子的尊贵地位。 4. “只今”与“昔日”相对,意思是“今天”。“烟波”“江上”互文见义,意思是“江水波光粼粼,江上景色宁静”。 5. “王孙”即“贵客”,诗人以“王孙”自比
《送王经历之羽林》是南北朝时期刘绘的一首五言诗。下面将逐步展开对这首诗的解读: 1. 诗歌原文: 君不见玉关连日羽书飞,为报骄胡不解围。 云沙压塞迷宣府,烽火连营照武威。 将军折节延筹策,谋客盱衡论握机。 旌旆摇摇出凤京,日光尘色壮君行。 玄月飞霜开玉帐,黑山乘月动金钲。 长驱已见嫖姚将,画计今传阮瑀名。 少年我重孙吴略,常忆临戎度沙漠。 跃马生禽老上归,弯弓仰射旄头落。 只今送君气转腾
这首诗描绘了元夕之夜,人们在中里观放烟火的热闹场景。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银汉低回度月华 —— 银河低垂,月光洒落,如水般流淌。 琼钩宝柱绾灯纱 —— 挂着彩灯的柱子,如同用珍珠制成的钩子和宝珠。 宛转萦烟随绣骑 —— 烟雾缭绕,如丝般缠绕,伴随着锦绣马队的行进。 徘徊照影逐香车 —— 人们徘徊,影子随着香车的影子移动。 飞甍遥望如平乐 —— 高高的屋脊在远处望去如同平乐城。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千旗万队绕西城,地转天回连北里。 - 注释:这里描述的是节日期间人群密集的场景。千旗万队指的是成千上百的旗帜和人群,环绕着古城;"地转天回连北里"意味着整个城市都在转动,仿佛天地相接。 2. 豹脂熊髓照无休,宝炬轻烟散五侯。 - 注释:这里的“豹脂”和“熊髓”是形容烟火的珍贵材料,而“宝炬轻烟散五侯”则形象描绘了烟火的美丽和壮观。五侯可能是指地位较高的贵族或官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春夜省内寓直》。 诗句释义: - 月转周庐映宿光,烟飘汉署引仙郎。初披御府黄门被,已接天衣侍女香。 - “月转周庐映宿光”:月光在周庐(宫殿)上反射,照亮了夜晚的光辉。 - “烟飘汉署引仙郎”:烟雾缭绕着汉代的官府,仿佛引导着仙人。 - “初披御府黄门被”,皇帝身穿黄袍,这是皇权的象征。 - “已接天衣侍女香”,侍女们穿着天宫般的长裙,身上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
【解析】 丽人(其一) 秦姬小字杜兰香,春艳妆成照杏梁。笑点山樱初摘绛,颦含翠羽半分黄。飞裙怕看蝉腰折,转扇惊闻凤曲长。指下慵弹碧玉调,眼前不见侍中郎。 “丽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此诗描写了一位女子的美丽与娇媚。 首句:“丽人”。 次句:“秦姬小字杜兰香”。这两句写这位名叫“丽人”的女子。丽人即美女,这里特指女子。她的名字有来历,据说她小的时候父亲给她取了一个小名“杜兰香”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赏析。首先,了解作者,把握其写作背景;然后,分析诗的内容,理解其情感。本诗是王维《送别》一诗的后半首。全诗以“春”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喧笑攀花会,悲歌醉月明”,写送别时的欢乐场面。这两句中,“喧笑”“悲歌”与上文“伤别”相矛盾,但诗人并未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攀”、“醉”二字来表现。“欢声四起,笑声不绝,众人争着去攀折鲜花,饮酒赏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池上梨花》。下面是对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袅雾香魂暗, 雾气缭绕,花香四溢,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幽深的香气。 凌波素质娇, 梨花如同穿着素色裙子的少女,娇嫩而美丽。 可怜流雪影, 梨花如同飘落的雪花,轻盈而优雅。 半逐杏烟消, 随着杏花的香气逐渐消散,梨花也随风而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梨花盛开的美丽画面。诗中通过对梨花的描绘,展现了它的芬芳、娇嫩和轻盈之美。同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所作。当时,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心情郁闷。这首诗就是他在这种情况下写的。 初春简喻大定之陈三公美并游春诸公 凌旦寻春处,莫言花未开。 仙人们常在碧玉馆里饮酒作乐,而美女们则在紫云台前唱歌跳舞。 一醉连歌去,千金买笑回。 他们常常借酒消愁,以歌声和欢笑声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风光已相待,数遣晓莺催。 春风已经吹拂大地,万物复苏,但人们仍感到寂寞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