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升
【解析】 (1)群峰半与暮云封,古寺凄清隐几重。 注释:群山的山峰半被傍晚的云雾所笼罩,古老的寺庙显得十分凄凉,仿佛在几重云雾中隐藏着。 赏析:首联描绘了一个宁静、肃穆的晚霞中的山野景象;颔联则从侧面描写古寺之幽深、寂静,暗合“凄清”二字;颈联则写飞来寺的景色和历史,尾联抒发诗人归乡的心情。 (2)傍石雨松青个个,绕山春水白淙淙。 注释:傍着溪流的岩石上,雨后长出的松树翠绿一片
夜泊池口 江长鼓棹重逡巡,向晚维舟曲水滨。 物色他乡新俗眼,风光何地不娱人。 暂邀池口三更月,一入长安万斛尘。 怪杀渔歌喧未已,偏从吾辈傲投纶。 注释: 夜泊池口:夜宿在池口的岸边。 江长鼓棹重逡巡:江水漫长,鼓棹(划船)来回游动,反复多次。 向晚维舟曲水滨:傍晚时把船停泊在水流曲折的地方。 物色他乡新俗眼:用新奇的眼光来看待故乡的变化。 风光何地不娱人:到处的风光都令人高兴。 池口三更月
【赏析】 《三归台》一题,当指李白在青州(今山东益都一带)的三座山。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 首联写三归台在青州的地位。“青齐道上土千堆”,点明三归台的地理位置,并说明它的历史久远。“独此呼为管氏台”,“管氏”即管仲,春秋时齐国的相国,曾帮助齐桓公实行改革,称霸诸侯,使齐国强盛,史称“九合诸侯”。三归台因管仲而得名,足见其在青州的重要历史地位。 颔联写三归台的名望。“绝代勋名归索莫,异时豪杰共彉徊
诗句输出:词林此日竞飞扬,夫子风流回擅场。 译文输出:词坛今日风华正茂,夫子之风采独步天下。 注释: - 词林:指诗词的世界,也用来指文人聚集的地方。 - 此日:指的是今天,这里指的可能是诗人参加科举考试的日子。 - 竞飞扬:争相展现自己的才华和风采。 - 夫子:对老师的尊称,这里特指苏升自己。 - 风流:才华出众,风采卓越。 - 回擅场:在众多才子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 赏析:
【注释】 看水灾:观看水灾。 尧水入天成,闻说于今尚怆情。 当时尧水入天成,闻说于今尚怆情。 指尧舜时代的洪水灾害。传说尧时有洪水,鲧治而无功,帝命禹治水,九年未成功,帝怒,以息壤堙山,终不能治水,禹也因水患而死。“怆”是悲伤的意思。 讵(jù)谓九年犹未厌,顿令千命问馀生。 岂知九年之后,洪水仍未消退。 讵谓:岂,却;谓:认为;犹:还是。 讵(jù)谓:岂,却;谓:认为;犹:还是。 顿:顿时
晚泊丰城 维舟口岸见荆扉,落日山高返照稀。 孤鹤穿云尚欲往,双鸦扑岸故争归。 夜炊无地非烟火,晚浴何人出石矶。 闻说至今龙剑在,斗间犹自带光辉。 注释: 1. 维舟口岸:停船在港口。 2. 见荆扉:看到用荆条编成的门。 3. 落日山高:夕阳斜照在高山上。 4. 返照稀:阳光照射在山上,显得稀疏。 5. 孤鹤穿云:一只孤独的鹤飞过云端。 6. 尚欲往:仍然想要飞向远方。 7. 双鸦扑岸
庐陵夜望西山 赏析:遥瞰秋意,心随云卷云舒 1. 诗的全文如下: 遥睇西山景色开,清秋万里绝纤埃。 波光似带珠帘影,涧回应从暮雨来。 云外疏钟还自起,树边归雀不相猜。 风流千古人何在,尽醉登台得几回。 2. 译文: 仰望西山景色展开,清秋季节万里没有灰尘。 波光仿佛带着珍珠帘的影子,山涧水声伴随着傍晚的雨水而来。 天上云外传来疏钟声,树上归鸟彼此不猜疑。 风流人物今何在?我在这登高台上尽情陶醉
诸子邮亭引话长,为官今日重为郎。 共言短榻来高士,不道南窗有上皇。 注释:邮亭,古代驿站。诸子,指我的子女们。今天,我作为新任的官员,又回到了这个曾经熟悉的岗位。我们在一起谈论着过去的事情,回忆着过去的美好时光。 珠海白鱼肥数尺,碧山红荔种千行。 注释:珠海,即今天的珠海市,位于中国广东省。白鱼,指白色的鱼类。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珍贵的食材或特产。红荔,即红色的荔枝树。这里的荔枝已经种植了很多年。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写景抒情,意境清幽,语言典雅,格调高雅。 “一代洪流衍玉河”,开篇点明时事背景,以玉河为喻,说明天下大乱之局面。诗人在乱世中依然能保持高洁的人格,不随波逐流。 “如君标格更嵯峨”,诗人对王孙的评价很高。诗人认为王孙的气节、操守比玉还高,比山岳还要高大。 “山中芳草幽情远”,诗人借芳草表达对王孙的思念之情。山中芳草虽然茂盛,但人却很孤独。诗人通过芳草来比喻诗人自己
注释: 共上邮亭落日低,晚风频送鹧鸪啼。 亲友们一起登上了邮亭,夕阳西下,景色显得有些凄凉。晚风吹动着鹧鸪的叫声,仿佛在送别。 多情所见惟杯酒,有意还看傍马蹄。 我多情地望着这离别的场景,只看到酒杯中的酒水和马匹的轮廓。 月暗岭头云漠漠,雨馀溪畔草萋萋。 月亮渐渐升起,照亮了岭头的云彩,雨后的溪边草丛郁郁葱葱。 只今歧路重携手,无数飞帆尽向西。 现在我们即将分手,各自踏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