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齐道上土千堆,独此呼为管氏台。
绝代勋名归索莫,异时豪杰共彽徊。
萧萧枯木迷烟雨,漠漠平田尽草莱。
老一狐裘何所补,匡时端仗不群才。

【赏析】

《三归台》一题,当指李白在青州(今山东益都一带)的三座山。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

首联写三归台在青州的地位。“青齐道上土千堆”,点明三归台的地理位置,并说明它的历史久远。“独此呼为管氏台”,“管氏”即管仲,春秋时齐国的相国,曾帮助齐桓公实行改革,称霸诸侯,使齐国强盛,史称“九合诸侯”。三归台因管仲而得名,足见其在青州的重要历史地位。

颔联写三归台的名望。“绝代勋名归索莫,异时豪杰共彉徊。”“绝代勋名”,意谓其名垂千古,无人能及。而“异时豪杰”,则暗喻其人虽已不在,但人们仍怀念其功业。“索莫”,古同“索寞”,形容冷落、寂寞,与上句的“绝代勋名”形成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三归台名望之高,又暗示其人英年早逝,遗恨无穷,令人无限感慨。

颈联写三归台的自然风光。“萧萧枯木迷烟雨,漠漠平田尽草莱。”前句写三归台周围的景象,后句写三归台本身的环境。“萧萧枯木”,形容周围景物荒凉,给人一种凄清之感。“迷烟雨”,则进一步渲染了一种朦胧的氛围。“老一狐裘何所补”,意谓自己虽然身处如此荒凉之地,但并未因此而感到颓废或失落,反而有一种豁达、从容的态度。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豁达,也展现了他独特的个性魅力。

尾联以议论作结,抒发感慨。“匡时端仗不群才”,“匡时”,意为匡扶时局;“端仗”,即主要凭借。“不群才”,意为非同一般的人才。诗人用这一典故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之情,同时也表明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追求功名利禄的心态。尾联既点明诗题,又升华了主题。整首诗以咏史抒怀为主,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也展现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