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肃
十一月三日同廉使陶垕仲于奉天门辞再蒙宣谕复职闽宪 奉天门下承天语,旷荡天恩讵可酬。 绣豸巳吞双猛虎,花骢仍接八诸侯。 每思尽力苏民瘼,终愧无才与国谋。 海宇太平身健在,闽方虽远足巡游。 释义:十一日与廉使陶垕仲一起到奉天宫辞别,再次受到皇帝的宣谕,恢复职务为闽宪。 奉天门下承天语,旷荡天恩讵可酬。 在奉天门下承天语,我深感天地之大恩,我无法报答。 绣豸巳吞双猛虎,花骢仍接八诸侯。
【注释】 宪𪠘:御史台。宪,指御史台。宪府,御史台的代称。 乐圃:唐玄宗在骊山建有集灵台、太华观等处作为避暑之所,名为"集贤池",又称"乐圃"。中间开宪府,东头池阁足逍遥:乐圃是皇帝避暑的所在,因此中间开了一个宪府,东边是池阁。 水栏浸月鱼游缓:水中栏杆映着月光,鱼儿悠然自得地游走。 云栱(gǒng)凌空燕语娇:云状的檐柱高高凌空,燕子在屋檐上欢快地鸣叫。 用法倘乖钦恤意:如果用法不当
九月十八日天寿圣节 黄河清为圣人生,历数从天信有徵。 尧日辉光龙在御,舜韶和协凤仪庭。 岁当甲子三正序,秋入乾坤万物成。 闽海宪臣无补报,但歌天保颂华平。 诗句释义: 九月十八日是天寿圣节,黄河的水清了,这是圣人生的证据,历法的运行也符合天理,这是有征验的。 尧的光辉照耀着太阳,龙出现在皇宫中,舜时演奏《韶乐》,凤凰在庭前舞蹈。 这年的年份为甲子,符合三正的顺序,秋天进入天地之间,万物都成熟了。
以下是对《天风海涛亭三首 其三》的逐句赏析: 1. 诗句:风涛亭下万山低,度壑缘厓信杖䉫。 - 释义:在风涛亭下,无数的山峰显得低矮,我拄着杖深入山谷。 - 关键词:万山、信杖䉫 - 注释:这里的“山”指的是自然景观,而“万”则形容数量之多,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 “信杖䉫”是古代的一种手杖,用来支撑身体行走,这里可能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深入探索自然之美的决心和勇气。 2. 译文
【解析】 解答此题,先逐句解读诗歌内容,然后结合注释和全诗加以理解分析。 第一联:迎得春还献岁前,风光浮动七闽天。 “迎得春还”意思是说在立春日迎来了春天,迎接了新春;“献岁前”指在新年到来之前。这两句的意思是在立春之日迎来了春天,迎接了新春。诗人通过“迎得”、“献”等词语的运用,表现了一种对新春的热烈欢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新春的美好祝愿。 第二联:岂无盘送青丝菜,况有琴弹白雪篇。
【注释】 乔岳:高大的山。八垓:指四方极远之地,这里泛指全国。天风海涛亭三首其一:是组诗的第一首。 【赏析】 《天风海涛亭三首》共三首,此为第一首。诗题中的“天风”和“海涛”,是指东南沿海地区经常有大风大浪,诗人在这里所要表现的是他对这一自然奇观的热爱与崇敬。“全闽”、“乔岳”表明了福建(今福建省)一带,在诗人看来,是名山胜地荟萃的地方。而“第一”“孤亭”则又暗示着这座亭子是最为杰出的
注释: 几行飞奏九重书,一使追回万里涂。 炎热可能捐素扇,清冰元自贮寒壶。 气随虹蜺横南极,梦挟风云入上都。 照见忠邪皇鉴在,尔民何用哭行车。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福州城为谢肃和陶垕仲饯别时所作。诗人通过飞马传书、追回薛大昉等情节,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政治黑暗的感慨以及对人民的关心之情。诗中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如飞马传书、追回薛大昉等,让人仿佛置身于当时的福州城
【注释】 丹符佐邑龙城去,金阙曾为论治人。——丹符:指朱红色印信,表示官职。龙城:指马田县,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解听萧韶知圣德,好将冠冕化文身。——“萧韶”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萧”指笙,“韶”指钟。 公庭榕叶莺声巧,江水杨花鹢首新。——公庭:朝廷。 公退从容询往事,罗池碑刻涴苔痕。——罗池: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西南,相传春秋时楚平王曾葬于此,故名。 【赏析】
壶公山怀舍侄惟升 骢马西临莆口大,一山千仞卓崔嵬。 泉当绝顶通朝夕,日转壶中照殿台。 弭节偶然观海去,省风宁为觅仙来。 还怜须鬓都成雪,家侄何时共酒杯。 壶公山怀舍侄惟升 注释与赏析: 壶公山: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因山形似壶而得名。 舍侄惟升:指我的侄子惟升。 骢马西临莆口大:形容壶公山峰峦起伏,气势磅礴。 一山千仞卓崔嵬:形容壶公山的山峰高耸入云,巍峨壮观。 泉当绝顶通朝夕:指山上有清澈的泉水
注释: 南下闽关纡使节,武夷幽事忽相牵。 南下闽关纡使节,武夷幽事忽相牵。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是中国道教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二十二洞天之首,也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这首诗是描述作者在武夷山游览时的感受。 几重山翠啼猿外,九曲溪流钓艇前。 几重山翠啼猿外,九曲溪流钓艇前。几重山指的是山峦叠嶂,绿树成荫,山色翠绿。九曲溪流是指九条弯曲的溪流,溪水清澈见底,两岸风景如画。钓艇是指在溪流边垂钓的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