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邦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全诗如下: 人不归 客自河曲来,寄我双鲤鱼。 长跪接鲤鱼,或有尺素书。 剖鱼乃空腹,使我心成疽。 生此女子身,不如委沟渠。 注释与赏析: 1. 人不归 -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哀愁和无奈。 - 赏析:这句诗直接点名了主题——别离,表达了诗人因为分离而感到的悲伤和孤独。"人不归"意味着人们不能回到原来的归宿,可能是指战争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 第一句“富阳江之鱼,富阳山之茶。”写富阳江之鱼和富阳山之茶;第二句“鱼肥卖我子,茶香破我家。”写渔妇捕鱼、农夫采茶,却换来了家破人亡;第三四句“采茶妇,捕鱼夫,官府拷掠无完肤。”写官家的拷掠;第五六句“昊天胡不仁,此地亦何辜。鱼胡不生别县,茶胡不生别都。”写百姓的冤屈;最后两句“山摧茶亦死,江枮鱼始无。山难摧,江难枯,我民不可苏。”写富阳的山水将永远摧毁
【注释】狄梁回:人名。凶牝:凶恶的母马,借喻凶恶的人。房州:地名。东宫:指太子。敬业:武则天的儿子李显。伸大义:伸张正义。挥戈振群蒙:挥动武器驱散敌人。烈烈:威风凛凛的样子。宾王:骆宾王的字。檄文:古代用以征召、声讨的文书。如日当天中:比喻光明正大。宁为敬业死:宁愿为李显而死。不立狄梁功:不要建立狄梁(即狄仁杰)的功勋。 【赏析】《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这是一首描绘古代游侠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游侠们豪情壮志、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下面逐句解析这首诗: 买剑曲 诗句释义:“千金买宝剑,百金装赤鞘。” - 这两句描述了主人公为了得到一把宝剑,不惜花费重金来购买,并且为其配备精美的装饰物。 意欲献上方 诗句释义:“意欲献上方,骑马长安道。” - 这里表现了主人公想要将宝剑献给朝廷的愿望,以及他准备骑马前往长安的决心。
周公居东 周公王懿亲,进退系安危。 居东二年馀,四海皆嗟咨。 二公位阿衡,未见出一词。 王以风雷变,出郊亲逆之。 各各怀忠诚,二公心始知。 注释: 1. 周公王懿亲:周公是周代的重要人物,被尊为文王的孙子、武王的弟弟,因此被称为“王”(即君王)。这里用“王懿亲”来称呼周公,表达了对周公的尊敬和亲近之情。 2. 进退系安危:周公在周朝的政治生活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他能够根据国家的政治形势
【注释】 张紫岩:即张浚,南宋抗金名将。黄阁主和议:指南宋高宗绍兴和议。紫岩志恢复:指张浚恢复中原的壮志。听之真可人:指张浚的雄才大略,令人钦佩。谁有孔明腹:比喻张浚胸中藏有诸葛亮那样深谋远虑、足智多谋的谋略。曲端:指刘豫。武穆:指岳飞。武穆见忤触:指岳飞因反对宋高宗与金国和议而被捕入狱,受尽折磨。试使当筵舞,再蒙宣和辱:指张浚被贬为静江府(今广西桂林)知府后,再次遭受侮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殷谢》。 译文: 殷浩、谢安都是士族望族, 天子征召浩入京为官, 谁又能与桓温相比? 唉,桓冲之间,又有谁能识变通? 智哉东山子,苍生戏高嵩, 感此殷谢事,成败论英雄。 注释: 1. 深源:指的是殷浩,字深源,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2. 安石:指的是谢安,字安石,东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3. 天子:指的是晋武帝司马炎,他是东晋的开国皇帝。 4.
人不归: 忆我莫苦吟,苦吟伤子心。 寄子莫忘归,忘归失我依。 注释: 1. 人不归:意为人不能回家。 2. 忆我莫苦吟,苦吟伤子心:意思是不要忘记思念我,不要苦苦吟诵诗句,因为这样会伤害你的心。 3. 寄子莫忘归,忘归失我依:意思是你寄居在外,千万不要忘记回家,如果忘记了就会失去我的支持和依靠。 译文: 我想念你,但你不要过于辛苦地吟诵诗歌,因为这样会让你的心里受到伤害。你在外面寄居
【注释】 鹃:杜鹃鸟,又名杜宇。 紫宸:皇宫的正门。古代帝王所居。 达:通晓。 负:背负。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公元1170年(南宋乾道六年)春,因被贬谪而由夔州移至黔州时所作。诗人在黔州作此诗时,正当春暮之际,杜鹃啼声阵阵,催人伤情,遂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首二句“洛阳鹃声至,尔意亦何勤。”意思是说春天来了,洛阳(即洛阳城外的邙山)上那声声响起的杜鹃叫得多么动听!然而你心里却如此焦急不安
徐世绩的《宗室杀欲尽,污秽蒸宸扆。太宗托孤心,是谁乱唐纪。智哉浴血儿,火烧不能死。火烧儿不死,于以见天理。》一诗,表达了对唐朝灭亡和宗室杀戮的深深忧虑。 “宗室杀欲尽,污秽蒸宸扆。”这一句话描绘了唐朝宗室之间的争斗和杀戮,使得国家陷入了混乱和腐败之中。 “太宗托孤心,是谁乱唐纪。”这句话则揭示了唐朝末年皇帝李世民(唐太宗)的忧虑之情。李世民在位时,曾经试图削弱宗室的权力,以防止他们继续祸害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