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源与安石,皆为士望宗。
天子徵浩入,于以抗桓公。
嗟嗟桓晋间,谁复识变通。
智哉东山子,苍生戏高嵩。
感此殷谢事,成败论英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殷谢》。

译文:
殷浩、谢安都是士族望族,
天子征召浩入京为官,
谁又能与桓温相比?
唉,桓冲之间,又有谁能识变通?
智哉东山子,苍生戏高嵩,
感此殷谢事,成败论英雄。

注释:

  1. 深源:指的是殷浩,字深源,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2. 安石:指的是谢安,字安石,东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3. 天子:指的是晋武帝司马炎,他是东晋的开国皇帝。
  4. 浩入:指的是殷浩被征召入京担任官职。
  5. 桓公:指的是桓温,东晋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曾经掌权并北伐中原。
  6. 嗟嗟:指叹息声,表示感慨或惋惜之意。
  7. 桓晋间:指的是桓温之间的政治斗争。
  8. 高嵩:指的是高崧,东晋时期的另一位著名政治家,与谢安共同辅政。
  9. 苍生:指百姓、民众。
  10. 殷谢:指的是殷浩和谢安,两位东晋时期的杰出政治家。
  11. 成败论英雄:意思是用成功与否来判断一个人的英雄价值。

赏析:
这首诗以殷浩、谢安这两位东晋时期的杰出政治家为主题,通过对比他们的仕途经历,展现了他们在政治斗争中的不同命运。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人生的哲理,体现了王维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