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杀欲尽,污秽蒸宸扆。
太宗托孤心,是谁乱唐纪。
智哉浴血儿,火烧不能死。
火烧儿不死,于以见天理。
徐世绩的《宗室杀欲尽,污秽蒸宸扆。太宗托孤心,是谁乱唐纪。智哉浴血儿,火烧不能死。火烧儿不死,于以见天理。》一诗,表达了对唐朝灭亡和宗室杀戮的深深忧虑。
“宗室杀欲尽,污秽蒸宸扆。”这一句话描绘了唐朝宗室之间的争斗和杀戮,使得国家陷入了混乱和腐败之中。
“太宗托孤心,是谁乱唐纪。”这句话则揭示了唐朝末年皇帝李世民(唐太宗)的忧虑之情。李世民在位时,曾经试图削弱宗室的权力,以防止他们继续祸害国家。然而,最终却出现了“李氏天下”的内斗,导致唐王朝的灭亡。
“智哉浴血儿,火烧不能死。”这句话赞美了那些为国家付出生命的英勇人物。他们为了保护国家的繁荣稳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即使面对熊熊烈火,也无法让他们屈服或死亡。
“火烧儿不死,于以见天理。”这句话则表达了一种哲学观点。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是无法用常规的方法来改变的。就像那把火一样,虽然烧得非常猛烈,但是那些勇敢的人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信念,不肯屈服于命运的安排。
这首诗通过对唐朝宗室纷争、太宗皇帝忧虑和那些为国家付出生命的英勇人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性坚韧的思考和感叹。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代历史和社会背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