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邦奇
【诗句注释】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邃谷子:作者的朋友名,字邃谷。 邃谷子游胜果寺:与邃谷子同游胜果寺。 余二人:我(作者)和另一个友人。不能从:无法同行。 昨宵风雨是重阳,满地黄花笑客忙。 昨夜的风和雨,正是重阳时节,地上满是金黄的菊花,仿佛在嘲笑客人匆忙地度过这个节日。 飘泊遥怜知已在,登临谩逐野僧狂。 远方漂泊的人,遥望中似乎已经找到归宿;登临高处却只是随野僧一起放浪不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登保叔寺时所作。钱塘县治旧名杭州,因吴越国王钱镠曾建保俶塔而得名,后人遂以“保俶”为钱塘的别称。诗人登上保叔寺的高楼,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古迹遗址,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七绝诗。 首联“百尺浮图上碧霄,登临此日忆前朝”,诗人站在高高的宝塔上,俯瞰脚下万顷波涛汹涌的秋江,不禁想起当年自己在这里与敌兵激战、收复失地的历史。这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
诗句原文 江头忽报理行舟,急策征骖向子留。满眼黄花近佳节,数声白雁过高秋。 译文注释 忽然从江头传来消息,有人要出发去远行,我急忙催促着马车,奔向你的住所。满眼都是黄色的菊花,正逢秋季的佳节,几声清脆的雁鸣,越过了高高的秋天。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听到江头的消息后的反应和行动,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急策”、“急”等词汇的使用,生动地展现了自己急切的心情。同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浏览全诗,分析诗歌的内容,再根据题干的表述,逐一进行具体分析。 本首诗是杜甫的五言律诗,内容上主要描写了作者送别兄弟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兄弟们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兄弟之间深厚情谊的珍惜之情。 “闻舍弟至”,闻,听说;舍弟,指自己的弟弟;至,来到;闻舍弟至:听说你到了
丹坪砦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泥马南来势已危”:这一句表达了一种形势的危机感。“泥马”在这里可能是一种象征,暗喻着某种不祥之兆或者不利的消息。“南来”则可能指的是南方的势力或者人物,这里的“势已危”意味着这种力量已经到达了一个危险的阶段。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南方的力量正在迅速逼近,形势已经变得非常危险。 2. “东窗长舌计成时”:这里的“东窗”可能是指某个秘密被泄露的场景
万山落木望萧萧,久客殊乡倍寂寥。 万山中落叶纷纷,遥望之下萧瑟之声让人心生寂寞,我作为一个远道而来异乡的客人,倍感孤独和寂寥。 对景益增离思苦,望云空有梦魂遥。 面对这景象更加思念家乡的痛苦加剧,望着天空中漂浮的云朵,只能寄托于梦中遥远的思念。 蒹葭凌乱江风白,岛屿微茫海气消。 岸边的芦苇凌乱无章,江上的水风清冷而透明,远处的岛屿在海气中变得模糊不清。 尊酒明朝与君别,相思何处独闻箫。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再过邃谷子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再次拜访这位“邃谷子”的心情。这里的“邃谷子”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知己,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所以诗人才会频繁地回访。 2. 暮雨江头使节来 - 描述了诗人在江边迎接来自远方的使者的情景。这里可能指的是朝廷中的官员或者某个重要的使团,他们的来访给诗人带来了喜悦和期待。 3. 茅斋一醉菊花杯 - 描绘了诗人在简陋的茅屋中设宴招待客人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路入长平日已昏,野花争发渚禽喧: - “路入长平”指进入长平古战场。长平之战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秦赵两国在此进行了决定性的大规模冲突,最终秦国大败赵国,斩首百万。 - “日已昏”描绘了天色昏暗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战争的残酷。 - 野花在风中盛开,鸟鸣声此起彼伏,增添了战场上生机与活力,形成了一种对比。 2. 萧萧荒冢横残碣: - “萧萧”形容风吹过的声音
诗句释义与译文 四壁青山列画围,一川流水逐骖騑。 注释:四周的山峦如同画家用笔描绘的一样排列着,一条河流像马的鬃毛一样蜿蜒流淌。 译文:四周的山峦如同画家用笔描绘的一样排列着,一条河流像马的鬃毛一样蜿蜒流淌。 莺啼花落春将去,日暮天遥鸟倦飞。 注释:黄莺啼叫,花儿凋零,春天即将过去,太阳落得远远的,鸟儿也累了要休息。 译文:黄莺啼叫,花儿凋零,春天即将过去,太阳落得远远的
晚下竹竿坡趋灵石 万壑林涛似海波,驱车晚下竹竿坡。 无边赤叶愁中见,几度黄花客里过。 蓬鬓还逢秋色改,归心偏傍月明多。 到家不用鲈鱼美,半亩蔬园十亩禾。 【注释】: - 竹竿坡:地名,在今浙江省桐乡县北。 - 灵石:即灵岩山,在浙江绍兴。 - 蓬鬓:形容头发花白,这里指诗人自己。 - 秋色:秋天的景色。 - 归心偏傍月明多:意思是说,即使不靠月亮也能感受到月光的明亮,因为诗人已经厌倦了世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