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浮图上碧霄,登临此日忆前朝。
夕阳天外千山暮,秋海江头八月潮。
社稷有臣挥痛泪,君王何事树降标。
当年城郭分明在,十里长塘见野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登保叔寺时所作。钱塘县治旧名杭州,因吴越国王钱镠曾建保俶塔而得名,后人遂以“保俶”为钱塘的别称。诗人登上保叔寺的高楼,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古迹遗址,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七绝诗。

首联“百尺浮图上碧霄,登临此日忆前朝”,诗人站在高高的宝塔上,俯瞰脚下万顷波涛汹涌的秋江,不禁想起当年自己在这里与敌兵激战、收复失地的历史。这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又写出了诗人登楼所见的景物,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颔联“夕阳天外千山暮,秋海江头八月潮”,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到的壮美景象。诗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只见夕阳西下,千山万壑在暮色中显得苍茫而神秘;远处的大海波涛汹涌,八月时正值潮汛,海浪拍击着岸边的礁石,发出阵阵轰鸣声。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自然景物的特点,更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颈联“社稷有臣挥痛泪,君王何事树降标”,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这里指的是吴越国国君钱缪,因为钱缪曾经被俘并被迫投降北宋朝廷,所以诗人在这里借景生情,感叹国家的不幸和自己的命运之悲凉。这一句既揭示了历史事实,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情感体验。

尾联“当年城郭分明在,十里长塘见野桥”,诗人再次回到了现实,但这次却是从历史的记忆中回到现实中。他看到昔日繁华的城市如今已破败不堪,只有那十里长塘依然保持着往日的模样,还保留着一座古老的野桥。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之情,也展现了他在现实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沧桑巨变。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他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同时,诗人还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壮丽的自然景观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