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仁渊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馨吾王君,于壬寅年造新宅市东静地,落成赋移居诗嘱和,次韵奉寄四首 - 注释:我敬仰您的君王身份,在壬寅年建造了位于市东的安静住所。当我新居落成后,写下这首诗来表达我的居住感受并请求你作和诗以相赠。 - 译文:我敬仰您的身份,在壬寅年(即公元1392年)建造了一处位于市东安静的地方。当我的新居落成后,我写下这首诗来表达我的感受。 2. 弃材只有老烟梦,宠辱无心气自和。
【解析】 “馨吾王君”中的“馨”是“使……闻香”的意思,“王君”即“王家”,“馨吾王君”即“使王家馨香”。 “于壬寅年造新宅市东静地”中的“于壬寅年”即“于壬申年”,为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甲申”是“甲辰”的简称。 “落成赋移居诗嘱和”中“嘱和”指嘱托别人帮助作诗。 “次韵奉寄四首”中的“次韵”是“继韵”或“应和”“和答”的意思。 “次韵奉寄四首”中的“次韵”就是“次韵和”
潘幼南比部任扬州教授六年矣,一毡坐冷,鸡肋难归。今春寄诗述其近况,因答三律代简。 月明楼下听吹箫,金粉扬州廿四桥。 愧我龙钟懒腰脚,输君鹤背尽逍遥。 难除结习烟霜癖,剩有光阴茗碗消。 终日闭门无一事,任他人世沸螗蜩。 【注释】: 1. 潘幼南比部:潘幼南是唐代的诗人,曾任扬州教授。 2. 月明楼下:指扬州大明寺内。大明寺是扬州的著名寺庙。 3. 金粉: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
注释: 馨吾王君,于壬寅年造新宅市东静地,落成赋移居诗嘱和,次韵奉寄四首。 小小书堂短短篱,篱边花草四时奇。 卜邻已得渊明宅,洗砚应开逸少池。 借得南州高士榻,偷吟东阁古人诗。 帝乡富贵皆非愿,修竹青青是我师。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壬寅年建造的新家落成后,为了感谢友人的鼓励而写的一系列诗作。每首诗都是对友人的赞美和感谢,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第一首诗描述了新家的环境和布局
耕霞见和前诗再叠酬之开缄倍觉墨光华,焦尾归来日已斜。 茶尚留香霏齿颊,诗如咏雪斗尖叉。 蠹残未许消红粉,蚊伏奚烦障碧纱。 兴到挥毫聊叠韵,个中真乐更谁加。 注释: 耕霞见和前诗再叠酬之:耕霞是作者的字,这是耕霞的回复。 开缄:打开书信。 倍觉:更加明显。 墨光:指书信上的墨迹。 焦尾:指笔名。 茶尚留香:指喝茶时茶叶的香味还留在齿颊上。 霏:形容细小而多的样子。 诗如咏雪
【注释】 1.医事:医生的事情。 2.结习:旧有的习气。 3.鸢飞鱼跃:形容心情舒畅,自由自得。 4.熙来攘往:熙熙攘攘,形容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5.大椿:指椿树,传说中的长寿之树。 6.朝菌:比喻寿命极短的植物。 7.金丹:指道教中炼成的延年的仙药。 【译文】 近来医生的工作很忙很繁琐,连写诗饮酒的空闲都没有了,癸卯年新春时节。冰雪严寒,我在枕头上写下了两首述怀诗,抄录下来奉送给潘幼南。
我爱能诗刘梦得,虞阳一别已三秋。 虚名自昔邀青眼,知己于今少白头。 夜雨剪韭欣对榻,春风啜茗共登楼。 扬州杜牧归来否,落日西风渺渺愁。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方仁渊的作品《怀刘石香隐士》的原文。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刘梦得的喜爱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两人在虞阳一别后,已经过了三年的时间,感叹岁月的流逝和友情的深厚。同时,诗歌也展现了诗人与知己共度时光的美好情景,如夜雨剪韭、春风啜茗等
【注释】 武陵:指武陵渔父,传说为屈原之后。 李郭:指李膺、郭太,两人都是东汉时名士。 三竺:指浙江天目山中的三个寺庙。 六桥:指杭州西湖上的六座桥梁。 苏小:即苏小小,南朝齐时著名美女。 马周:字宾王,隋朝时人。 一梦蘧然陈迹在:蘧然,原意为蘧蒢的草茎,这里指蘧蒢,古代用来驱邪的草。陈迹,旧事。 夕阳流水不胜愁:夕阳和流水,都是伤感的象征。 【译文】 当年曾与武陵游,携手同登李郭舟。
注释: - 年来医事烦冗,诗酒竟废:近年来,医生的工作很忙,诗歌和美酒都荒废了。 - 癸卯新春,冰雪严寒:癸卯年新春,天气寒冷如冰雪。 - 于枕上得述怀诗两律:在枕头上写下两首抒发感慨的诗歌。 - 弱草轻尘等此身,沧桑阅尽去来人:弱草随风飘荡,尘土飞扬,我在这世上漂泊不定,经历了无数的沧桑变化,人来人往。 - 即思往事知今日,好证前生与后因:我现在思考过去的事情,知道今天发生的事情
注释: 1. 吾乡同学一少年:我家乡的同窗好友中有一个少年。 2. 白头相见犹欢然:虽然已经白发苍苍,但见到他仍然感到欢乐。 3. 学剑折节有周处:学习剑法后能够改正自己的过错,就像东晋时期的周处一样。 4. 读书排难无鲁连:通过学习可以克服困难,就像战国时期的鲁仲连一样。 5. 登堂醉饱亦常事:上楼喝酒吃饱也是常有的事。 6. 剪烛笑谈如悬泉:在烛光下畅谈大笑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