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仁渊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静圃主人在瑞莲图上题诗的诗,描绘了静圃主人与瑞莲图的亲密关系。全诗如下: 彩虹飞入碧波中,水色天光上下同。 照澈山城千里白,谈深宾主一灯红。 楼台清寂惟留月,庭院空明却静风。 坐到宵深人未倦,露容林影画难工。 注释: - 彩虹飞入碧波中:虹指彩虹,碧波中形容水面清澈。 - 水色天光上下同:水色天光指水的颜色和天的颜色一样,上下同表示两者颜色相同,这里用来形容景色和谐统一。 -
归途有感 尘事纷纷等数沙,岁阑又值客归家。 既无松菊荒三径,安有图书载五车。 四海壮怀倾竹叶,一年清梦见梅花。 篷窗底是寒威逼,不信吾生未有涯。 注释: 1. 尘事纷纷等数沙:形容世间纷繁复杂如同无数的沙子。 2. 岁阑又值客归家:岁月已尽,又是一年的结束,此时又是一个游子的回家时刻。 3. 既无松菊荒三径:既然没有像松树和菊花那样能让人感到寂寞的庭院。 4. 安有图书载五车
``` 曾君圣与从礼围回避归来,相见于虚廓园,以途中积诗见示,奉赠二律·其二 瘦石孤松手自栽,此心何处不春台。 人当木槛摊书坐,天放山城入画来。 落拓一身无俗韵,交游四海仰清才。 绘图我欲供摩诘,展卷相亲日几回。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方仁渊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画面。首二句“瘦石孤松手自栽,此心何处不春台”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译文】 丁亥年(农历正月初九)人日节由家赴虞,寄怀刘石香 不悔风尘仆仆行,身怜身世比鸥轻。 愧无雅量心难远,差喜论交眼尚明。 旧雨最怀刘梦得,新诗好似李长庚。 岁除寄我盘椒句,深逾桃花潭水清。 【注释】 丁亥:唐德宗贞元四年,即公元788年。 家:指刘石香家。 虞:地名,今属浙江绍兴诸暨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至二十八年(公元740年)两次被贬为江州司马,后任越州刺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名为《灵隐飞来峰》。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游灵隐飞来峰 游:游览。灵隐:地名,位于杭州西湖西北面,有著名的灵隐寺。飞来峰:山名,位于灵隐寺附近,因岩石奇特,形状似飞来的峰而得名。 灵鹫飞来几万春,问谁鬼斧妙通神。 灵鹫山:佛教中的一座著名山峰,位于印度。几:很多,形容时间之长。鬼斧:神话中说天帝用斧子砍削树木,此处借指天然形成的奇石。妙通神
注释: 树蕙滋兰继楚辞,一编郑重寄遥思。 诗句中的“树蕙滋兰”指的是种植蕙草和兰花,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和纯洁的心灵。“继楚辞”则是指继承楚辞的遗韵,表达出作者对古代文学的尊重和热爱。这里的“一编郑重”指的是这部作品被慎重地收藏起来,寄予了作者的远大理想和美好愿景。 胸中块垒阮生酒,眼底江山谢脁诗。 “胸中块垒”指的是心中的忧愁和困扰,“阮生酒”则是指阮籍醉酒后的豪放不羁
诗句释义 - 一曲新歌被管弦: 描述了一首歌曲在管弦乐器中演奏的情景。 - 俳谐志怪斗清妍: 表达了诗人通过滑稽的手法来描绘奇特景象,以清新美丽著称。 - 香山意气由来淡: 香山指的是白居易,他的诗词意气自然,不张扬。 - 坡老襟期亦可怜: 坡老指的是苏轼,他的襟怀和志趣令人怜悯。 - 座客莫持无鬼论: 告诫在座的宾客不要持有无神论的观点。 - 微辞终属有情天:
诗句原文 主人呼酒入楼来,恰好晴空宝镜开。一片冰心看皓月,十分秋色上层台。篱边旧雨初逢菊,柳外新音奏落梅。但得良宵杯在手,何须蓬岛觅仙才。 译文与注释解释 主人邀请客人到楼上饮酒,正好晴朗的天空中出现了明亮的月亮。一片清白如冰的心意去欣赏皓月,满眼都是秋天的景色和高高的楼台。在篱笆边遇见了初见的菊花,在柳林之外听到了新的乐声。只要拥有美好的夜晚,就不必去蓬莱山寻找神仙。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题为《游西子湖至平湖秋月》。 诗句释义: 1. 白公堤上暖云蒸,春水平湖澈底澄。 - “白公堤”是指白居易在杭州修建的堤坝,用以防洪。 - “暖云蒸”形容春天时,堤上的雾气和云朵温暖而湿润。 - “春水平湖澈底澄”描绘了春天湖水清澈透明的情景。 2. 山色晴飞满楼翠,天光倒影一壶冰。 - “山色晴飞满楼翠”形容山上的景色明媚。 -
三潭映月 山光湖影两徘徊,曲折亭台映水开。 画舫载将裙屐至,疏钟穿过藕花来。 潭清惟有邀明月,地静曾无到俗埃。 幽境最宜佳士隐,孤山应有惠思才。 译文: 山光湖水相映成趣,亭台楼阁倒影水中。 乘坐画舫欣赏美景,听到远处传来寺庙的钟声。 清澈的湖面只能邀请月亮,宁静的环境从不打扰世俗。 幽美的环境最适合隐居生活,也许孤山上的慧思和尚会喜欢。 注释: 1. 三潭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