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仁渊
诗句解读: 鸡犬声中笑语温,寒香万树映柴门。 译文: 在鸡鸣狗吠的清晨,村庄里传来温暖的话语和笑声,寒梅散发的香气弥漫了整个村落。 注释: 鸡犬声:鸡鸣狗吠的声音。 笑语温:温暖的话语和笑声。 寒香万树:寒梅花散发的香气弥漫了整个村落。 映柴门:映照在柴门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景象。诗人通过描绘鸡犬声中、温暖的话语和笑声、寒梅花散发的香气等细节
【注释】 游木渎镇钱氏端园,园严姓所得,修葺尚未毕工也二首: 奇花瘦石两清幽,为爱池塘半日留。 天与闲身春不老,白头敢望再来游。 【赏析】 《木渎镇钱氏端园》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一韵,语言朴素自然,字字珠玑,句句精彩,读来琅琅上口。 首联“奇花瘦石两清幽,为爱池塘半日留。”写诗人游览端园时所见美景。端园中花树奇特,瘦石清幽,池水清澈,令人流连忘返。诗人陶醉在美好的环境中,不愿离去
【注释】 望仙桥:指仙家居住的桥梁。殷七七:唐殷十三郎,以诗才闻名于世。 【赏析】 此诗应作于甲寅年立春前一日,是庞聱叟招饮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作者与众仙友共饮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押仄声韵,音韵和谐,意境深远。 第一句“望仙桥上望群仙,鸾鹤翩翩下碧天”,描绘了作者站在望仙桥上,仰望天空中飞翔的鸾鹤,心中充满了向往之情。 第二句“我似道人殷七七,也随仙袂落琼筵”,诗人自谦道
【赏析】 《自题孤松独立图四首》是宋代诗人苏轼的组诗作品,共四首,此为第四首。这是一组写画松的作品,每首诗都以一个“松”字开头,分别咏叹了瘦石、孤松、枯木等形象,抒发了作者在仕途上屡受挫折后,仍然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由闲散生活的向往之情。 王君妙笔本翩翩,瘦石孤松拟散仙。(其一)王君:指王诜。王诜字晋卿,一字晋卿子,宋仁宗时进士及第;英宗初年,官至翰林学士,封韩国公。其善书法,有“三绝”
【注释】 比部:指比部郎中,官名。立轴折扇:古代的一种轻便的文房四宝。浣花翁:杜甫的别号。天鸡:传说中日出时报晓的金鸡。蠛蠓(liè méng):蠛蠓虫,一种小虫。灵空:指佛家禅宗。 【译文】 比部的更送你送来立轴折扇,赋四绝简读。 题词谬许浣花翁,欲借天鸡喻蠛蠓。 识得此中真意趣,近来诗笔学灵空。 【赏析】 此为作者对友人赠物的回赠之作。“比部”是唐玄宗开元年间设置的属官,掌管天下图书秘籍
【注释】: 梦游秦淮:梦游古都秦淮。 风月:指风景,气候。 桃根桃叶:传说中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郑旦等的代称,后多用以借指美女。 王郎:晋代王献之小名,因字子建,故亦称“王家郎”。 译文: 自古以来,秦淮河的风光总是如此清新宜人,春天的景色淡雅恬静,柳枝轻拂水面。 如今的秦淮河畔依旧有桃树和桃叶,可我却没有看到王献之打桨迎我。 赏析: 此诗为一首怀人之作
万树柔桑万树梅,纷纷都属济时材。 就中谁是调羹者,莫隐深山烂缦开。 注释:种植着桑树和梅花树的万顷田野。这些树木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种植的。在这之中,谁能像张骞一样出使西域,调和各国的关系呢?不要隐居在深山野林里,烂漫地开放自己的花朵吧。 赏析: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仁渊创作的《邓尉探梅即景二首·其一》。诗中提到万树柔桑万树梅,纷纷都属济时材。这里的“柔桑”可能指的是桑树
诗句注释:一卷经方苦相皮,也随人后学名医。灵芝未起膏肓病,浪说仓公饮上池。 “一卷经方苦相皮”意味着拥有丰富的医学知识与经验。“也随人后学名医”表达了一种谦虚的态度,认为自己虽然有医术,但并非高人一等。“灵芝未起膏肓病”描绘了一幅治疗尚未成功的医疗画面,暗示虽有医术却难以彻底治愈疾病。“浪说仓公饮上池”则表达了一种不切实际的自信,认为即使是传说中能够饮用仙草上池的水来长生不老的故事
【注释】 须眉:胡须和眉毛,这里用来形容人的外貌。 五十春:五十年岁月。 算:算来。历劫:经历劫难。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以及艺术的感慨。 首联“自题孤松独立图四首”中,诗人以孤松为喻,描述了自己的形象与气质。他认为自己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境界,就像孤松虽然独立但是还没有完全生长出来。这反映了作者对自己尚未成熟或未达到理想状态的清醒认识。
【注释】 花木亭台次第新:指园内花木亭台修葺一新,次第排列。 灵岩山色倍精神:指园内灵岩山色比往年更加美丽,倍加生机。 名园幸脱沧桑劫:指名园有幸逃过了沧桑巨变。 主人:指钱氏。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苏州木渎镇钱氏端园的诗。首联写端园之盛,颔联写端园之幽,颈联写端园之久,尾联写端园之美。全诗语言清丽,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