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至
【注释】 谢方山:即谢朓,字玄晖,南朝陈代诗人。宣城:今属安徽。罗酒:指美酒。饯:送别。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诗人因春雨而多梦,梦中游西山,寻旧日友人谢方山;第二句写诗人因思念谢方山而愁苦不堪;第三四句写诗人因谢方山的友情而高兴,并借以表达对友人的祝愿。全诗构思巧妙,感情真挚。 “却喜”两句是说:我很高兴宣城的真君子谢方山如此厚道,特地送来一瓶好酒为我饯行。
诗句解释: 1. 踏遍平沙未肯行,心随鸥鹭泛波轻。 - 踏遍平沙:走遍了沙滩。 - 未肯行:不愿意行走。 - 心随鸥鹭:心情随着鸥鹭飘荡。 - 泛波轻:轻轻漂浮在波浪上。 2. 萧闲更爱江天寺,一尺斜阳塔顶明。 - 萧闲:形容心境悠闲、宁静。 - 江天寺:位于江边的寺庙,意味着靠近江边或位于江河之上的寺庙。 - 一尺斜阳:夕阳如一尺长,斜照在塔顶上。 3. 译文: 1. 我已经走遍了沙滩
注释: 北兰曲径,指进入北兰寺的小路。清幽,指景色清新幽静。蕉叶藤梢,是植物的名称,此处代指树木。次第抽,依次抽出。行至空亭一翘首,行走在空荡荡的亭子上,抬头仰望。稻花雨足,形容雨水充足,稻谷生长得非常好。涨江流,指江水上涨,流向远方。 译文: 北兰寺的小径通向深深的宁静之中,树木的枝叶依次抽出新芽。 走到空荡的亭子上,我抬起头仰望蓝天白云。 稻田里雨水充沛,稻谷长得非常茂盛。 江水上涨
秋日广陵杂兴八首·其一 雨槛风床数笏宽,蜗牛负壳转身难。晚来小立门前望,竹影修修塔影寒。 注释 1. 雨槛风床:指雨中的庭院和风中的窗台,象征诗人所处的环境。 2. 数笏宽:形容书桌宽敞,有四五个平方尺的空间。 3. 蜗牛负壳转身难:比喻人生困境,难以摆脱。 4. 修修”:形容词,描述塔影长而清晰。 5.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广陵(今扬州)所见的景色
【注释】 蛟门:地名,故址在今江苏省吴江县。墓指张祜之墓。 屈指:用手指数算。零落:凋零。 栏干:栏杆。倚遍:挨得过来。日平西:太阳偏西。 【赏析】 《秋日广陵杂兴八首》是诗人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秋天所作一组七言绝句组诗。此诗是其中的第六首,写诗人凭栏远望,感慨万千,抒发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中的“秋草”和末句的“日平西”都是眼前景象,但它们给诗人带来的感受不同。“缠”
秋日广陵杂兴八首·其三 稻熟田家风雨连,舍前舍后水平川。不缘两月扬州住,谁信淮南是漏天。 注释: - 七言绝句 押先韵; - 稻熟田家风雨连; - 舍前舍后水平川; - 不缘两月扬州住; - 谁信淮南是漏天。 译文: 田野里稻谷金黄,风儿吹过带来雨意连绵,屋舍前后都成了一片水乡美景。如果不是在扬州住了两个月,谁能相信这里竟然是被雨声笼罩的淮南之地。 赏析:
【解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在广陵时所作,表达了作者晚年的孤寂和对杜牧的怀念之情。首联“眠凫”指睡鸭,即鸭,“翘鹭”指鹭鸶,即鹅。颔联写诗人行于溪南,用短藜当杖,独自面对斜阳,思念杜牧,心情十分凄凉。颈联写诗人独处竹西亭子,草萋萋,景色凄清。尾联写诗人怀念杜牧的诗句,抒发了诗人的哀愁。 【答案】 译文: 睡鸭惊起了,鹅也惊动了,我行到溪南,拖着长藜杖。 只有斜阳伴着我,独自对着杜牧的草堂。 赏析:
【注释】 眼底江山真是画:指眼前所见之江山如画。烟江叠嶂堂初成:北兰寺中的烟江叠嶂堂刚刚落成。漫赋五首:随意吟咏的五首诗。其四:第四首。 赏析: 这首诗是和家大人《辛未夏五月过北兰寺时烟江叠嶂堂初成》的次韵。此诗写北兰寺烟江叠嶂堂的壮丽景色,并赞美其新图之美,最后点出自己的感受,即对大苏(苏轼)风调的羡慕
秋日广陵杂兴八首 其八 【注释】 1. 秋老江乡:秋天到了,江边乡村。 2. 霜倒蒲:指蒲叶被霜打过,颜色变白。 3. 渔庄蟹舍:渔人居住的渔舍和养蟹人的蟹舍。 4. 提壶:提着酒壶,指饮酒。 5. 倩:请,求。 6. 琴川叟:琴川县的老人。 7. 貌我金焦:模仿金焦山(今南京钟山)的景象。 8. 放棹图:放舟江上的情景。 【译文】 秋风渐起,江边的乡村一片萧瑟,霜打了的蒲草已经变得洁白
半规月照玉钩斜,此地曾经葬落花。 一种风流消不得,香车宝马又天涯。 注释:在月亮的半圆之时,月光照射在玉制的门钩上,形成一道美丽的斜线。我曾经在这里埋葬了落花。一种风流气质是无法消除的,即使有香车宝马,也依然要飘向天涯。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广陵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惋惜之情。诗中的“半规月”和“玉钩斜”等意象,都带有浓厚的画面感,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