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武祥
【诗句释义】 零乱斜阳水一湾,霜痕飘处尚斓斑。 搀和雨脚敲窗外,搅碎秋心在枕间。 有客攀条悲故国,更谁寻梦到空山。 吴江波冷枫初落,佳句吟成且莫删。 【译文】 落叶飘零时斜阳洒满一湾水,霜打的痕迹仍留下斑斓的斑点。 雨水敲打窗子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回响,搅得我的心情如同秋天一般凄凉。 有客人独自悲伤地抚摸着那已经枯萎的枝条,又有谁能追寻那梦中的景象到空寂的山中呢? 吴江的波光寒冷如初降的枫叶
【注释】 落叶:泛指秋天的树叶。 禁霜:秋季霜降时。 淮南:古代地名,今属安徽省。木落:落叶,这里用“木”字代替树叶。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风落叶的七言绝句。全诗以秋声、秋色为线索,描绘了秋风萧瑟、草木凋零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落叶、寒讯等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生命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江上秋声日夜驰”,写秋风之声在江面上回荡,仿佛在不停地奔跑
【注释】 舟至嘉兴界道梗不前二首: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写诗人在旅途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感慨人生多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只身转徙乱离间,中道徘徊涕自潸:诗人独自一人辗转流离,心中充满了混乱和不安。在半途中停下脚步,泪流满面。 阮籍穷途惟痛哭,杜陵闲道望生还:阮籍在人生陷入困境时只能痛哭,而杜陵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诗人在这里望着远方希望有人能回家。 泽嗷鸿雁情谁恤,藩触羝羊遇更艰
遣兴 雨后山光落槛前,萧萧翠竹早秋天。溪深积水分流泻,叶落斜阳倒影穿。得句每愁难脱稿,观书常恐易终篇。萧斋镇日多欣赏,信有人间翰墨缘。 注释: 1. 雨后山光落槛前,萧萧翠竹早秋天:雨后的山光映照在栏杆前,翠绿色的竹子在秋天里显得格外清新。这里的“萧萧翠竹”形容竹子随风摇曳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2. 溪深积水分流泻,叶落斜阳倒影穿:溪水深处,积水从石缝中流泻而下,形成一道道清澈的溪流
镜 虚堂悬处一尘无,望去光明月影俱。 直使凭空起楼阁,却教依样画葫芦。 照来定可妍媸判,相对何曾喜怒殊。 更有芙蓉徵及第,当年嘉兆信非诬。 注释: 虚堂悬处:镜子悬挂的位置,这里指的是书房中的挂镜。虚堂,即空旷的书房,没有其他家具遮挡。悬处,指悬挂的位置或方式。 一尘无:指镜子表面非常干净,没有一丝尘埃。 望去光明:从远处看,光线明亮,没有阴影。 月影俱:月光下的影子,与镜中的影像相映成趣。
诗词名句的解读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和诗人的生平经历。下面将以金武祥的《砚孙从兄殁于襄阳诗以寄挽七首》为例,逐句进行解析: 1. 击楫大江横: - 击楫:古时的一种礼仪,即在江中击桨,表示誓言或壮志。此处指砚孙从兄的英勇事迹,如同击水一般,激起了心中的豪情。 - 大江横:形容长江宽广,气势磅礴。这里的“横”字,既有地理环境的描绘,也有情感上的强烈对比,表达了对砚孙从兄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 2.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中主要内容,然后结合着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本题共四句,要求“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并“末尾附上赏析”。答题时注意结合全诗内容和主旨,理解诗人的情感态度。 【答案】 (1)①霁色:雨过天晴的景色;②驾艇还:乘船回来;③听潺潺:聆听溪水的声音;④云、月、山、木:都是写景的意象。 译文:雨后天朗气清,我乘舟归来
【译文】 到处都传来了战乱消息,我告别家乡心情更加悲伤。 过客的言语往往被误杀,未来的凶讯容易被讹传。 关山路险早晨飞来檄文,夜里鼓角声严停泊船。 回望战火已经深入敌后,上路莫要随意流连。 【注释】 烽烟:烽火。古时边境有战事,则在边界上燃起烟火,作为向邻近国家报警之用。 倍怆然:倍增感伤。 异言多误杀:不同地方的话音往往被误解。 妖氛:比喻混乱。 竟:竟然。 开始旅途
康郎山 放眼江湖润,蓬窗客自闲。沙明残雪后,帆隐暮云间。水落分诸港,林疏露远山。当年鏖战处,犹觉土花斑。 注释: 1. 放眼江湖润:放眼望去,江湖的景色已经变得湿润了。 2. 蓬窗客自闲:坐在简陋的窗户旁,客人感到自己很悠闲。 3. 沙明残雪后:沙滩上的雪已经融化,留下了明亮的沙子。 4. 帆隐暮云间:帆船在傍晚的云层中消失。 5. 水落分诸港:水位下降,河流分成了许多小支流。 6.
共结几寒友,原宜松竹邻。 乍销江上雪,分赠陇头春。 酬韵方连日,寻芳又几人。 还应驴背跨,重访灞桥滨。 ---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共结几寒友,原宜松竹邻。 - “共结”表示与志同道合者结为朋友。这里的“寒友”指那些志同道合、能够共同抵御寒冷的朋友。 - “松竹邻”意指松树和竹子是常绿植物,象征着友谊的恒久和稳定。在中国文化中,松竹因其坚韧不拔的特性,常用来形容友谊的长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