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武祥
注释: 每到停舟时,我的逸兴也随之增添,我在路上的风味也丝毫不嫌弃。山中的野菜和粗米制作的食品都清脆可口,还有村里人酿造的酒有一种独特的甜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行途中生活情趣和乡土风情的诗。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旅途中遇到的风景和美食,表达了对大自然和乡土文化的热爱。 第一句“每到停舟逸兴添”,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遇到风景时的心情。每到一地,停下船来欣赏美景,让心中的逸兴更加浓厚。
【注释】 浅滩:河滩。五色:指五种颜色,这里指五种颜色的花纹。清供:清雅的食物。小游鱼:指观赏鱼。 译文: 浅浅的河滩上,碎石铺成的路,比琼琚还要美,五色花纹绘在石头上,比画工画得更好。 我把它捡到一只瓷碗里,当作了清雅的食物供养着,为它养了一条小鱼。 赏析: 《征程杂咏三首其三》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作品。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幅精美的画面:浅滩碎石铺成的路面,五色斑斓,宛如琼琚一般美丽
注释:水云深处,我尽兴地停留下来,沿着山崖曲折前行,荡漾在江面上的客船。更让人高兴的是,山中的樵夫理解人意,故意抛松子落船头。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景色的小诗。诗人以轻松愉悦的口吻,细腻而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清幽秀丽、生机盎然的水乡风光图。 首句“水云深处”写出了江面开阔的特点,“尽勾留”,表现了诗人对这美景的留恋之情。“曲折沿崖荡客舟”一句,写诗人在江上泛舟的情景。江流曲折
【注释】 又题寒林访友册页:又,再一次;寒林访友册页,是作者的题画诗。寒林,泛指深秋时节的树林;又指“寒林隐士图”。 策杖来寻隐士居:策杖,拄着手杖,步行。隐士居,即隐居者的居所。 烟林:雾气笼罩的树林。 萧疏:寂寞冷落的样子。 过桥遥指秋声馆:过桥,指经过一座小桥。秋声馆,即秋天的声音,借指秋夜读书声。 欧阳:指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等。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稚登所作的《游金山放歌一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首句:“乾坤奠定分鸿蒙。”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之间被创造出来,形成了宇宙万物。这里运用了神话色彩的表达方式,将天地间的一切都比作鸿蒙时代的混沌状态,从而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的敬畏之情。 第二句:“浩浩万古江流东。”这句诗描绘了长江源远流长的景象,展现了长江的壮美与伟大
【解析】 (1)题干中“赏析”提示我们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一般由八句组成,中间两联押平声韵,最后一联可押也可以不押平声韵。本诗前四句押仄声韵,后两句押平声韵。 (2)题干要求逐句释义。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注释进行解读。如“丰稔频年万顷腴”的意思是:丰收的年景接连不断,田野里像万顷肥美的土地。其中“丰稔”指丰收,“腴”是肥美的意思,这里用来比喻土地肥沃。 (3)题干中要求分析诗歌内容
静山观察嘱题耕读图册页三首 其二 注释:把卷子吟哦,兴头正好。更劳晴雨费商量。 披图忽忆江南路,耕读传家旧草堂。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看到耕读图册之后,感慨万千,于是写下的一首诗。 第一句“把卷吟哦兴正长”,意思是说,我正在看着耕读图册,吟诵着诗句,兴致正好。 第二句“更劳晴雨费商量”,意思是说,我正在看着耕读图册,思考着如何更好地进行耕读活动,甚至需要花费精力去商量。 第三句“披图忽忆江南路”
注释:新晴的时候不要胡乱怅恨征途,叠嶂层峦宛如画卷。过雨看松最为奇特绝妙,如同头上佩戴的万颗明珠一样。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安福道中所作。诗人在旅途之中,偶遇雨后山景,不禁为之惊艳。“叠嶂层峦俨画图”形容山高而密,仿佛是一幅精心绘制的图画;“过雨看松最奇绝”,则是说经过雨水洗礼之后,那苍翠的松树更加显得神奇和独特;“钗头万颗缀明珠”,则形象地描绘了松针如珍珠般镶嵌在翠绿的枝头,美丽动人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羲皇一画开鸿蒙,艮象覆碗原中空。 - 羲皇一画:指传说中的太昊伏羲氏(三皇之一)用神笔勾画出的宇宙图景,象征宇宙之初的混沌状态。 - 鸿蒙:古代对中国上古时代的称呼,意即天地尚未开辟时的状态,形容非常原始、混沌未开。 - 艮象:八卦中的“艮”代表山,这里指山的形象。 - 覆碗:形状似碗,有底无盖。 - 原中空:指乾坤两卦(乾为阳,坤为阴)结合处形成的“中宫”
注释:茅草屋旁的小山间小屋,靠近清澈的溪流,坐在旁边面对着云山画题。 远处指着烟雾弥漫的森林苍翠里,有人叱牛走过桥西。 赏析:诗的前两句写茅屋小筑傍清溪,坐对云山画题。后两句写远处指着烟雾弥漫的森林苍翠里,有人叱牛走过桥西。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图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