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
【诗句原文】: 感皇恩·寿 绿发照魁星,平康争看。 锦绣肝肠五千卷。出逢熙运,早侍玉皇香案。禁涂扬历遍,纡宸眷。 安养老成,十年萧散。天要中兴相公健。生朝开宴,长是通宵弦管。藕花香不断,南风远。 【注释与赏析】: - 绿发照魁星,平康争看:形容头发如翠绿色一样,明亮照耀着魁星,在繁华的平康里(古代指市井)中人们争相观看。这里的“绿发”和“照魁星”可能是对某个人的形象或特征的描述
感皇恩·寿 作者:赵蕃豹尾引黄幡,宣麻金殿。雨露恩浓自天遣。搢绅交誉,最乐至诚为善。信知宗姓喜,君王眷。 宝炬密香,玉卮波滟。醉拥笙歌夜深院。西清班近,雅称元戎同宴。要看茅土相,貂蝉面。 注释: 1. 豹尾:指皇帝的仪仗队,古代帝王仪仗队中用豹尾装饰的旗帜。 2. 黄幡:黄色的大旗,是帝王的仪仗之一。 3. 宣麻:指皇帝下诏书任命官员。 4. 雨露恩:指君主对臣下的恩惠。 5. 搢绅
荔子着花繁,清微庭院。贺厦双飞画梁燕。绮罗丛里,百和炉烟祝愿。愿从今日去,身长健。 注释:荔枝树上的花繁密而盛开,清幽的庭院里。高高的建筑上双飞的燕子在画梁间穿梭。华丽的衣裙簇拥在一起,在百和炉旁点燃熏香,祈求健康长寿。从今天开始,愿你身体强壮,健康长寿。 檀板竞催,榕阴初转。舞袖风前翠翘颤。明年开府,锡宴金钟宣劝。寿星朝北斗,君王眷。 注释:音乐声中,檀板敲击声声催促,榕树的阴影刚刚转过
年少太平时,名园甲第。谈笑雍容万钟贵。姚黄重绽,长对小春天气。绮罗丛里惯,今朝醉。 台衮象贤,元枢虚位。壮岁青云自曾致。流霞麟脯,难老洛滨风味。谢公须再为,苍生起。 注释:年轻时太平盛世,拥有华丽的园林和豪宅。在酒宴上谈笑风生,从容不迫,享受着万贯家财的富贵。美丽的牡丹再次盛开,与春天的气息相得益彰。在绮罗丛里习惯了,如今沉醉于酒色之中。 皇帝的宫廷像贤人一样,而元朝的宰相职位却空缺
【注】安东少师,指苏轼。廊庙:朝廷。睢陵:徐州古地名。云中,指云梦泽。武林: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一带。 译文:当时朝廷的官员们共同承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从千里之外的商丘来到京城朝见皇帝,约定好一起游览山水。想要知道谁是宾客谁是主人呢?因为黄阁旧臣之中,有三公(指宰相)。云梦泽中广乐奏起,湖山看画卷,两位仙翁在欣赏美景。杭州的景色如仙境般的美丽,几时才能看到它的穷尽之处?元丰年间德星云集照耀江东大地
【诗句释义】 换骨有丹砂,阿谁传与。爱惜芳心不轻吐。 客来烂熳,解得此情良苦。有时三两点、胭脂雨。 旧说江南,红罗亭下,未必春光便如许。 认桃辨杏,最是渠家低处。问花曾怨不、娇无语。 【译文】 换骨有丹砂,阿谁传与。爱惜芳心不轻吐。 客人到来时欢快地招待,能够理解这种情感的良苦。有时候只有三点、两点胭脂雨。 旧说江南,红罗亭下,未必春光便如许。 辨认桃花和杏花,最是它们家的低处
【解析】 题中的“佳处记曾游”“矮松修竹外”是关键词,可作为赏析的切入点。 【答案】 (1)元夕后二日,同彦敬郎中饮洪宣慰山园红梅下,得感皇恩·元夕后二日,同彦敬郎中饮洪宣慰山园红梅下,得佳处记曾游,十年重到。罨画湖山最春早。红梅几树,一夜东风开了。矮松修竹外、依然好。玉色醺酣,香团娇小。消得金尊共倾倒。满怀风味,前度何郎今老。徘徊疏影里、花应笑。(2)“佳处记曾游,十年重到”
感皇恩 驾霄亭观月 诗眼看青天,几多虚旷。雨过凉生气萧爽。白云无定,吹散作、鳞鳞琼浪。尚馀星数点,浮空上。 明月飞来,寒光磨荡。仿佛轮间桂枝长。倚风归去,纵长啸、一声悠扬。响摇山岳影,秋悲壮。 【注释】 1. 驾霄亭:亭名。在今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境内。 2. 诗眼:指诗歌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或句子。 3. 青天:天空。 4. 几多:多少。 5. 虚旷:空旷。 6. 雨过:雨停。 7.
感皇恩·幽居 一雨一番凉,江南秋兴。门掩苍苔锁寒径。红尘不到,尽日鸟啼人静。绿荷风已过,摇香柄。 澹阴未解,园林清润。一片花飞堕红影。残书读尽,袖手高吟清咏。任从车马客,劳方寸。 注释: 1. 一雨一番凉:一场雨之后,天气变得凉爽。 2. 江南秋兴:指对江南秋天的感慨和兴致。 3. 门掩苍苔锁寒径:家门紧闭,覆盖着青苔,仿佛在封锁着寒冷的小径。 4. 红尘不到:尘世中的繁华喧嚣与自己无关。 5
【解析】 本词是一首抒发羁旅情怀的词。上片写登高远望,感叹时光流逝;下片写旧日的豪情壮志已消磨殆尽。 “残角两三声,催登古道”句,点明题意,起笔便写出了词人旅途中所见所闻,为全词定下了感情基调,也暗示出了时间之久远。“残角”,即指古代军中报时用的鼓和号角。 “水声山色,看尽轮蹄昏晓”二句,由远及近,先写水声山色,然后才写到自己的所见。这里用了一个“看”字,表现了词人的倦怠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