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
家国本吾儒,六韬能晓。 从事和林十年了。 一麾才把,尤被揶揄嗔早。 漠城官满,人传道。 郊次攀留,马前持抱。 □□殷勤尽癃老。 谓君到处,不见月鸟惊绕。 天公终料理,桑榆好。 注释:家国本是我儒生,六韬(六种兵法)都能理解。从事和林已经十年了。刚刚上任就受到排挤。漠城官满,人们传言这是谣言。郊次攀留,马前抱着我。□□殷勤尽衰老。说你到处去,见不到月亮鸟惊飞。天公终究会安排妥当,晚年有桑榆之福
感皇恩 寻丈岁寒亭,何多环侍。 烟节雪旓万青士。 旄头铁甲,更两苍官为帅。 落成天雨雪、皆奇事。 不独玄冬,偏生幽思。 六月清风失炎炽。 三年转烛,君去岂无人至。 惟应无坐啸、文章使。 译文: 寻丈高的岁寒亭,为何多有环侍之人? 烟节雪白的万青士,都是英勇之士。 旄头铁甲的将军,又两位苍官为帅。 落成的亭子下,降下了大雪和雨,这都是奇事。 不仅仅是冬天寒冷,还生出深深的思念。
感皇恩 杨成之生朝 啼鸟怨春归,一声声切。 蓂荚初生两三叶。 征鞍何处,撩乱杨花如雪。 鹊声头上,喜来时节。 香篆半销,寿波重酌。 玉带金鱼坐中客。 幕天席地,便是仙家日月。 试从今后,数蟠桃结。 注释:感皇恩:词牌名,又名“贺新凉”。《乐章集》入“大石调”。双调,五十四字或五十六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两平韵一叠韵。杨成之:人名。生朝:生日。啼鸟:啼叫的鸟儿。怨:怨恨。春归:春天过去。一声声切
感皇恩 李子搢寿日戊申年甲乙科第 甲乙占科名,同根仙李。 富贵南柯梦相似。 天涯双桂,惭愧广寒宫里。 悤悤归去,觅佳山水。 休话升沉,休形愠喜。 且论南华养生理。 问君甲子,少我行年一纪。 须知乡党,礼莫如齿。 注释: - 甲乙占科名:指科举考试通过甲乙榜选拔出的人。 - 同根仙李:形容彼此都是神仙般的存在。 - 富贵南柯梦相似:比喻荣华富贵如同南柯一梦般虚幻。 - 天涯双桂
宝髻绾双螺,蹙金罗抹。 红袖珍珠臂鞲匝。 十三弦上,小小剥葱银甲。 阳关三叠遍,花十八。 雁行历历,莺声恰恰。 洗尽歌腔旧讴哑。 坐中狂客,不觉琉璃杯滑。 缠头莫惜与,金钗插。 注释: 1. 宝髻:精美的发髻。绾:把头发扎起来。双螺:形容头发上戴着两个环形的装饰品。蹙金罗:用金色丝线绣成的花边。抹:抹在脸上。 2. 红袖:红色的袖子。珍珠臂鞲匝:手臂上佩戴着珍珠饰品。匝:环绕。 3. 十三弦
感皇恩·漫兴 天地一浮萍,人生如寄。画饼功名竟何益。百年浑醉,三万六千而已。过了一日也,无一日。韶颜暗改,良辰易失。丝竹杯盘但随意。酴醾赏罢,更向牡丹丛里。戴花连夜饮,花前睡。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代表作之一。全诗以“天地一浮萍,人生如寄”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接着,诗人用“画饼功名竟何益”表达了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认为这些外在的东西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需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其表达情感,并结合诗句中的意象、典故等进行分析,同时注意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意思是不忍心流泪走出门来,杨花像飞雪一般飘落。这一句中,“忍泪”、“出京门”表明诗人离别时的哀伤情绪;“杨花如雪”是写景,以景抒情。 “惆怅天涯又离别”意思是离别时,心中惆怅
【注释】 云月淡幽窗,黄昏微雨。窗外梧桐共人语。秋来情味,便觉今宵如许。断肠杨柳苑,芙蓉浦。 青鬓易消,失颜难驻。行乐光阴水东注。山林朝市,两地笑人返袂。伤心都付与,潘郎句。 译文: 云彩月亮淡雅幽静的窗户,黄昏时的细雨轻轻落下。窗外梧桐树和人相互倾诉着衷肠。秋天一到,情意就浓了,觉得今天晚上特别美好。悲伤的杨柳湖边,美丽的荷花池塘。 年轻的面庞易消逝,容颜难以停留。享乐的时光像流水一样迅速逝去
感皇恩 公子说春台,其光如水。相对偏宜子瞻椅。老父危坐,不觉耳闻心喜。慨然都见许,情何已。 注释: - 公子说春台:形容春天的景色美好。 - 其光如水:形容光线柔和、明亮。 - 相对偏宜子瞻椅:形容公子与子瞻(苏轼)相对而坐,显得格外合适。 - 老父危坐:形容老人端庄稳重地坐着。 - 不觉耳闻心喜:形容听到美好的事物时,心情愉悦。 - 慨然都见许:形容公子受到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 情何已
下面是对《感皇恩·述怀》逐句的翻译与赏析: 1. 诗句释义:疏雨滴清秋,洗残流火,爽动凉飙透帘幕。寒蛩吟彻,谁道小 萧索。 - “疏雨滴清秋”描绘了秋天细雨纷纷的情景,雨滴打在清澈的秋天上,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 - “洗残流火”形容雨水滴落在残留的火焰上,如同清洗一切,象征着过去事物的结束和新生的到来。 - “爽动凉飙透帘幕”描述凉爽的风穿过帘幕,给人一种舒适和清凉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