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说春台,其光如水。相对偏宜子瞻椅。老父危坐,不觉耳闻心喜。慨然都见许,情何已。
禅榻鬓丝,绳床乌几。前辈风流要吾比。绣江风月,鸥鹭已应知矣。几时分付到,中庵里。
感皇恩
公子说春台,其光如水。相对偏宜子瞻椅。老父危坐,不觉耳闻心喜。慨然都见许,情何已。
注释:
- 公子说春台:形容春天的景色美好。
- 其光如水:形容光线柔和、明亮。
- 相对偏宜子瞻椅:形容公子与子瞻(苏轼)相对而坐,显得格外合适。
- 老父危坐:形容老人端庄稳重地坐着。
- 不觉耳闻心喜:形容听到美好的事物时,心情愉悦。
- 慨然都见许:形容公子受到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 情何已:表示内心的情感难以言表。
- 禅榻鬓丝,绳床乌几: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禅榻指的是僧人打坐用的矮凳,绳子床上铺着黑色的席子,都是简朴的家居用品。
- 前辈风流要吾比:指前辈们有才华和风采,值得自己学习和追赶。
- 绣江风月,鸥鹭已应知矣:形容江南美丽的风景和悠闲的生活,已经为人们所知。
- 几时分付到,中庵里:意思是要把这份美好的感受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人能够感受到它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公子与子瞻的相对而坐的情景,表达了对前辈们的赞美之情。同时,作者也通过描绘江南的美丽风光和悠闲的生活,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