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杀釭花,月笼深閤。
何处行云到巫峡。
一湾流水,只有浮萍开阖。
依稀亲记斗,池边鸭。
明日暖风,兰纱裁夹。
玉剪多情度帘押。
蜜犀蠲忿,定带露痕偷掐。
几时频见也,纤红甲。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方法有:抓住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抓住关键语句,分析表现手法,理解作品思想感情等。本诗是一首词,作者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感皇恩”是词牌名,此词为双调,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上片起首三句写景,“杀釭花”意为月华如玉,照亮深闺,“月笼深阁”形容月光照入屋内,使人感到幽静清冷,“已”字点出此时已经是夜幕降临时分。接下来三句写云行巫峡的情景,“何处行云到巫峡”,意思是不知从哪里飞来的行云来到了巫峡。“浮萍开阖”的意思是水面漂浮着浮萍,随着水波荡漾开合。“依稀”指模糊不清的样子,这里是指作者记忆之中的景象。“斗鸭”即斗鸡,古代的一种娱乐活动,此处应理解为与亲人共斗鸭子。“明日暖风”,明天春风和煦,“兰纱裁夹”,春风吹拂,兰香扑鼻,所以准备裁剪新衣,换上薄罗衣装。“玉剪多情度帘押”,玉剪是古人用来裁剪丝绸的器具,用它来裁剪丝带,可见其用心良苦。“蜜犀蠲忿”,用蜜糖涂在犀牛角上可以消除怒气,这里指的是用蜜汁抹在犀角上做成的笛子,用以舒缓内心的愤懑,消解心中的不快。“定带露痕偷掐”,意谓用犀角制成的笛子吹奏,会沾上露珠,自己忍不住就悄悄地去掐一掐,以解心中郁结。下片前三句回忆往事,“几时频见也”,何时能够再次看到你?“纤红甲”指的是红色的指甲,这里暗示女子手指上的指甲。

【答案】

“已是杀釭花,月笼深阁”两句:月色如玉,照得闺房如同笼罩在一层银纱之下,室内显得幽静而寒冷。“杀釭”一词出自《诗经·小雅》中的“杀鸡炊黍”一句,意为杀一只鸡烹煮黍米。“月笼”二字既描绘了月华如玉照耀闺房的情境,又渲染了室内的寂静氛围。“何处行云到巫峡”一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行云来到了巫峡。“行云”指的是天上的白云,这里暗喻游子远在他乡。“浮萍开阖”一句:水面漂浮着浮萍,随着水波荡漾开合。“浮萍”一词出自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七:“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岂无青鸟衔紫书,亦道琼枝秀紫芜。”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景物来抒发情感。“亲记斗鸭”,“斗鸭”指斗蟋蟀游戏。这句是说,记忆中还有那与亲人一起斗蟋蟀的快乐情景。“明日暖风,兰香裁夹”,“明日暖风”意谓明天春风温暖和煦,“兰香裁夹”意谓春天的气息弥漫开来,让人心旷神怡。“明日暖风”一句,既是对上片“明日温风至”的呼应,又是对下文“兰香裁夹”的铺垫。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悼亡词。上片写景抒情,借景抒情,下片追忆往昔,思念亲人。

第一段:起笔写月华如玉照耀深闺,室内幽静而寒冷。接着由月华联想到月下的美人,再由月下美人想到她正在绣鸳鸯,最后又由她想到她正在绣鸳鸯的场景,由此引出下句。

第二段:写自己思念亲人的心情。首先回忆与亲人共斗鸭子的情景,再写春风吹来,闻到了兰花香气以及家人的呼唤声,于是准备穿上新的衣衫去见亲人。

第三段:回忆往日与亲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然后表达思念亲人的深情。最后写到自己思念亲人的心情已经无法克制。

第四段:由过去的欢乐时光想到如今只能远远地眺望着亲人的倩影。最后写出自己对亲人深深的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