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棹孤舟
诗句: 《明月棹孤舟·题吴江徐检讨孤舟垂钓图》 译文: 甫里先生何处是,家住近、垂虹亭子。著罢新书,开门闲望。但见一湖烟水。放棹偶然垂钓饵。人道是、松陵渔史。若问羊裘,投竿何所,应在白苹洲里。 注释: 1. 甫里先生:指毛奇龄的字,甫里是其籍贯。 2. 垂虹亭子: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因桥形似古代彩虹而得名。 3. 著罢新书:完成新书写完后。 4. 白苹洲:位于吴江区太湖边的一个小型沙洲。 5.
诗句释义: 1. 明月棹孤舟悲秋:在月光下划着孤舟,感受到秋天的凄凉。 2. 到得秋来愁便阔:到了秋天,愁绪便显得格外宽广。 3. 悲风又剪桐枝落:悲凉的秋风似乎在剪断梧桐的枝叶下落。 4. 天际哀鸿,林间病叶,断送秋光寂寞:天空中飞过悲伤的鸿雁,林间落下病弱的叶子,都在无情地消解着秋天的光辉与生机。 5. 剩对黄花怜瘦索:只剩下对盛开的黄菊花怜惜它的瘦弱。 6. 淡容冷艳枝枝弱
【注释】 棹:船桨。孤舟:只有一只船的小船。茗花:茶花。蕊:花蕊。心枝扑簌:形容花蕊娇小,像心枝一样娇嫩。偏傲寒霜:不屈服于严寒。怜露白:怜惜新出的嫩芽。水畔、林畔:分别指水边的和林边的。自不染:不受一点污染。尘俗:世俗的污垢。待得:等到。香芽抽叶:茶芽长出嫩叶。子松烟熟:用松枝熏制的茶叶。 【赏析】 这首词是咏茶的词,上片写茶花之美丽与清高,下片写茶花之傲然,表现了作者对茶花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 明月棹孤舟,题月下抚琴图。 露下天坛秋月皎,闲来此、豁舒襟抱。细拂冰弦,闲调玉轸,弹曲广陵仙操。 思入冥冥尘虑扫,绕十指、鹤鸣鸾啸。流水高山,子期何在,不见赏音人到。 ``` 注释: - 明月棹孤舟 - 题月下抚琴图:描绘了一幅月光下独自抚琴的画面。 - 露下天坛秋月皎: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色,月亮明亮如洗。 - 闲来此、豁舒襟抱:表示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舒畅
几阵疏疏梅子雨。 也催得、嫩黄如许。 笑逐金丸,看携素手,犹带晓来纤露。 寒叶青青香树树。 记东溪、旧曾游处。 日影堂阴,雪晴花下,长见那人窥户
眼界秋空绳影窄。 秋味在、一奁秋碧。 拳鹭窥人,眠鸥选梦,蠲绪宕人心魄。 败苇凉生光乍湿。 听远浦,渔榔声绝。 乌舫寥寥,红楼隐隐,飞出一枝瘦篴
厚禄故人都谢绝,甘穷饿,采薇食蕨。 泌水衡门,杜门谢客,畏见英雄铁血。 同学少年多不贱,经乱离,死生契阔。 自咬菜根,晚菘秋来,应有高人羡杀
银汉微茫迟画舸。 扶残醉、倚篷凉坐。 蛩絮芦根,雁稀星外,零落水房灯火。 今夜红楼秋梦锁。 罗帷底、玉箫谁和。 两处西风,半窗离恨,不独销魂是我
“明月棹孤舟”是一首清朝时期的诗词作品,由纳兰容若所创作。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秋夜景象,通过对月光、江水、孤舟等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纳兰性德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情感真挚、意象深远著称。在《明月棹孤舟》中,他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观作为载体,通过月亮的清辉与孤舟的独行,抒发了对生命无常和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一片亭亭空凝伫。趁西风霓裳偏舞。白鸟惊飞,菰蒲叶乱,断续浣纱人语。 丹碧驳残秋夜雨。风吹去采菱越女。辘轳声断,昏鸦欲起,多少博山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