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得秋来愁便阔。悲风又剪桐枝落。天际哀鸿,林间病叶,断送秋光寂寞。
剩对黄花怜瘦索。淡容冷艳枝枝弱。一盏香醪,半帘残月,强把诗情咀嚼。

诗句释义

  1. 明月棹孤舟悲秋:在月光下划着孤舟,感受到秋天的凄凉。
  2. 到得秋来愁便阔:到了秋天,愁绪便显得格外宽广。
  3. 悲风又剪桐枝落:悲凉的秋风似乎在剪断梧桐的枝叶下落。
  4. 天际哀鸿,林间病叶,断送秋光寂寞:天空中飞过悲伤的鸿雁,林间落下病弱的叶子,都在无情地消解着秋天的光辉与生机。
  5. 剩对黄花怜瘦索:只剩下对盛开的黄菊花怜惜它的瘦弱。
  6. 淡容冷艳枝枝弱:花朵虽然颜色浅淡,但依然保持着冷艳的姿态,枝条柔弱无力。
  7. 一盏香醪,半帘残月:一壶美酒,半边窗帘映衬下的残月。
  8. 强把诗情咀嚼:勉强品味诗歌带来的情感体验。

译文

在月光下我独享孤独的小船,感受到了秋天的凄凉。随着季节的更迭,我的愁绪也随之变宽。悲凉的秋风似乎正在剪断梧桐的枝叶,让秋天的景色变得萧条。天空中飞过的大雁是那么的悲伤,林中的树叶也是病弱不堪,它们都无情地消散了秋天的光彩和生机。我只能独自对着盛开的黄色菊花,怜惜它的瘦弱。尽管花色淡雅、冷艳,但枝条却如此的柔弱。只有一盏美酒,半扇窗帘,以及窗外残存的月光相伴。我勉强地品尝着这诗意的生活,试图从中寻找一些慰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秋天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孤独、忧伤的情感。首句“明月棹孤舟悲秋”就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作者在秋天的夜晚,独自乘舟漂泊,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凉和孤独。接着,“到得秋来愁便阔”进一步强调了时间与情绪的关联,即随着时间的推移,愁绪变得更加广泛和深沉。

第二句“悲风又剪桐枝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秋天的风描绘成一个有情感的存在,它不仅吹落了树上的桐叶,也带走了诗人心中的思绪和情感。第三句“天际哀鸿,林间病叶,断送秋光寂寞”进一步深化了秋天的意象,通过描述天际飞过的悲伤的大雁和林中病弱的叶子,形象地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凋零。

最后两句“剩对黄花怜瘦索,淡容冷艳枝枝弱”则转向了对具体景物的描述和感受,黄花虽美丽却带着消瘦之感,枝条虽柔弱却依旧散发着冷艳之美。这些细节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对秋天的独特理解。

此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诗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