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祎
《题邓弥之白香亭诗稿》是明代诗人许振祎所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邓弥之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其诗作的认可与赞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及其赏析: 1. “变起仓黄天地昏”:此句描绘了战乱发生时的混乱局面,如同天地都为之昏暗一般。 2. “累臣无复谒修门”:诗人自比为遭受政治打击的臣子,无法再进入朝廷的大门。 3. “满城一溃皆鱼鳖”:形容整个城市陷入混乱之中,如同变成了鱼鳖的家园。 4.
诗句释义 1 河鲤江鱼各自流:这一句表达了自然界中不同种类的鱼类各自在河流和江水中自由游弋的景象,象征着个体的自由与独立。 2. 劳君高兴动扁舟:此句描绘了诗人因为看到这些景象而感到高兴,这种高兴促使他驾驶小船出游。这里的“劳君”,即指诗人对他人的关心或敬意。 3. 不辞千里迫年尽: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不顾距离之远,也要去追求自己的兴趣或愿望,即使年老也愿意去实现。 4. 相引一觞为道忧
【注释】 同谒征南幕下年:同去拜见征南将军的幕下。邓弥之,作者的朋友,时任征南将军幕僚。麻源高会最多贤:麻源,地名,位于今江西南昌一带,当时是文人聚会之地。征南将军,指陈霸先,即陈文帝之子,开国皇帝。 迂辛短李为欢谑:迂辛,指辛若木,字子直,陈朝诗人;李善长,字玄伯,陈朝文学家;短李,即指辛若木和李善长,都是陈朝的文才出众之人。为欢谑,即以诗文相互嬉戏调笑作乐。刻烛摊笺放老颠:刻烛,形容时间紧迫
青山红树白香湖,免为君王再荷殳。 返哺尽闻乌鸟乐,献嘲嗟幸草堂无。 水中金石看千变,谷口池亭记八愚。 犹有高名动寥廓,著书愤世陋王符。 注释: - 青山红树白香湖,免为君王再荷殳。(山色红绿,水色清蓝,湖面如雪,景色优美,无需再手持武器守护江山。) - 返哺尽闻乌鸟乐,献嘲嗟幸草堂无。(乌鸟反哺,是孝子的象征。诗人借此讽刺那些只会说空话、唱高调,却不敢做事的小人。) - 水中金石看千变
霜天黄菊作重阳,战地书来更断肠。 烈士尽为知己死,寒郊枉是哭人忙。 鲸鱼失势成京观,燕雀何人处画堂。 秋尽风蓬从西散,始知吾辈可怜伤。 注释: 霜天黄菊作重阳 —— 霜天,即深秋时节,菊花盛开的季节,也是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这里指的是作者在霜天看到盛开的黄色菊花,联想到重阳节。 战地书来更断肠 —— 战地,指战场上的书简,让人更加悲痛。这里的“更”表示更加、更甚。 烈士尽为知己死
诗句输出: 怅望人间百事违,辞官重恋老莱衣。 译文注释: 惆怅地望向人间百事皆不如意,辞官归隐却更留恋那古代的养生之道——老莱子之衣。 赏析: 这句诗以直白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世间种种不如意中选择辞官归隐的决心,同时表达了他对古代养生之道的深深向往和留恋。"怅望人间百事违",描述了诗人面对世间种种不顺心的事,深感失落与无奈。"辞官重恋老莱衣",则是他为了追求一种内心的平静与满足,选择辞去官职
``` 北兰寺前荒草稠,娄妃墓下寒江流。 兵尘一扫无陈迹,旅客伤心更独游。 避地酒徒颜尽墨,傍湖春树色先秋。 可堪符节无人绾,付与书生类楚囚。 注释:诗句中的“北兰寺”、“荒草稠”、“娄妃墓”、“寒江流”等词语描绘了一幅荒凉的寺庙和墓地的景象。“兵尘一扫无陈迹”意味着战争已经结束,留下的痕迹都被清理干净,而“旅客伤心更独游”则表达了诗人因战争带来的悲伤,独自在旅途中哀叹
诗句释义: 钟陵直下古临川,新领苍头士八千。 译文: 钟陵直下古临川,新领苍头士八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钟陵直下古临川的情景,表达了对苍头士的敬佩之情。"钟陵直下古临川",钟陵是指钟陵县,而"古临川"则表明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这里的"直下"和"古临川"都是用来形容这个地方的特点,而"苍头士八千"则表明诗人手下有八千名壮志豪情的士兵。整句诗通过描绘这个地方和士兵的形象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题目的要求和重点进行赏析。本诗首联“少日都梁一俊人”是说少年时在都梁(即洛阳)是一个英俊的人,“褐裘岸帻照青春”意思是说穿着粗毛皮衣服的青年人在春天照着镜子梳头;颔联“小心四海能求友”,意思是说小心谨慎地四处结交朋友,“茧足千程急卫亲”意思是说像蚕蛹裹住自己的脚那样急切地保护亲人
名冠诸侯,自古贤无有及公子者; 仁而下士,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