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见先
注释: 花气:花香。 得闲:有空的时候。 缓步入芳丛:慢慢地走进花园中。 扑我吟怀:让我的诗思被花香所触动。 是此中:这花丛中的香气。 深院春温天又午:深宅大院里春天温暖如春阳普照,中午时分阳光正好。 小栏雨过日初烘:小亭子旁,雨过之后太阳刚刚升起。 海棠睡味三分足:海棠花的睡意有三分已经足够。 豆蔻含情一点通:豆蔻花含着一点点情感表达。 别有名花芗泽好:还有别的名贵花卉散发出芬芳的味道更好。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充分理解原诗的内容及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结合对诗歌的相关知识进行赏析。“府陷”意思是:朝廷沦陷了。“一旅”指一支军队;“保”是保卫的意思;“敢云天堑有长江”意思是:怎敢说天然的险阻长江,能挡住我们的进兵?“量沙唱”指测量沙石以作战准备;“量沙”是测量沙石;“唱”指作战准备。“路畔旋看系剑降”意思是:路边又看见有人把宝剑解下来投降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残雪》。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诗句注释: 1. 梅梢红已上朝暾:梅花梢头已经露出了朝日,红色的花瓣映照在朝阳下。 2. 冷意无多几点存:虽然天气已经很冷了,但还残留着几丝暖意。 3. 泥印渐消鸿爪迹:泥土上的脚印逐渐消散,就像大雁留下的踪迹一样。 4. 花铺尚现马蹄痕:地面上的花被马蹄踏过,留下了痕迹。 5. 寻诗浅踏人双屐:我轻轻踏上双脚踏着寻找的诗句。 6.
【注释】 ①招招:船桨划水声。邛(qióng)须:邛州,四川邛崃县。②画图:指山水画。③野渡:乡村渡口。④一篙乱石:指水流冲打石头时发出的声音。⑤飞沙:大风吹起的沙子。⑥欲归:准备回家。⑦隔村:远村、外村。⑧鸦:乌鸦。 【译文】 诗人乘坐小舟,在江面上泛游,来到一个风景如画的山村。 山村里的人到渡口上来,天色还未黑尽,绿杨树旁拴着马儿,太阳已近黄昏。 一条溪流上,乱石堆积,水流湍急; 十里之外
苑里八景诗 在山不浊出山清,突有甘泉半壁生。 珠喷千回如瀑布,帘悬一幅似磨晶。 何人画谱溪头写,费我茶经雨后评。 记得家居方夜静,嘈嘈时送枕边声。 注释: 1. 在山不浊出山清:指山中虽有许多杂物但清澈如初,比喻隐居山林的人保持高洁的品格。 2. 突有甘泉半壁生:突然之间,有一股甜美的泉水从半山腰喷涌而出。 3. 珠喷千回如瀑布:水珠像瀑布一样从空中倾泻而下。 4. 帘悬一幅似磨晶
【注释】: 1. 苑里八景诗:即《苑里八景图》,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组诗。共八首,每首四句。 2. 稻鼓声中大有秋:指在稻田里打稻时,鼓声阵阵,说明丰收在望。 3. 农家争报早禾收:指农村农民争先恐后地报告丰收的消息。 4. 平田日暖看罗雀:指阳光明媚,田野平坦,农民悠闲地看着田间的鸟儿。 5. 隔陇烟迷听叱牛:指隔着田地,远处传来鞭子的声音,仿佛在驱赶着牛群前进。 6.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感受的诗。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一角峰峦晓更青,凭江幻作虎头形。 - 注释:在早晨,山峰显得更加青翠。它们像老虎一样依仗着江水,变幻成了一幅虎形。 - 赏析:此句描绘了日出时分,山峰在朝阳的映照下显得更为鲜明生动,仿佛变成了一只威武的虎头。诗人通过这种形象化的语言,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与动物形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2. 荒祠苔印何人到
【赏析】 《苑里八景诗》共四首,此为第一首。此诗写山中风光。首句写景,“削壁危岩”,形容山峰陡峭;“日已欹”即太阳已经倾斜了,说明时近黄昏。次句写岚光,五彩斑斓,色彩奇特。三、四两句写猿能到的幽深景色和马不知的迂远路径,表现山的深邃与曲折。五、六两句写人们欣赏晚晴山外的景色,天开美景如画,诗人赞叹不已。尾联以拄杖登高作结,写诗人站在高处眺望云烟缭绕的山野景色。这首诗写得很传神,有“妙处”:其一
【注】: 林痴仙:即林和靖,字智永,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于书法,尤工草书。公元1059年去世时,其夫人孟氏为他殉情而死,后人称其墓为“林和靖先生墓”。 上舍柬招:指林和靖的好友、时任太学上舍王十朋所发的请柬。 重九:农历九月九日,为古代传统的秋祭日,又称登高节。 墓门拱木尚生存,奇事奇人两足论。 墓门前的拱形木柱依然存在,关于奇事和奇人的争论从未停息。 【译文】 墓门前的拱形木柱还保存着
诗句释义 1 “茅舍如鳞别有村”:描述了茅屋密集排列,宛如鱼鳞般排列在海边,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村落。 2. “扶藜人立夕阳墩”:描述了一个人在夕阳下依靠着竹杖站立的情景。 3. “鲸波渐荡舟能小”:形容鲸鱼的波浪渐渐退去,使得小船能够靠近一些。 4. “蜃市初开雾又屯”:形容市场刚开始开放,但雾气又聚集了起来。 5. “生计不妨耕钓托”:表示即使为了生计而劳作,也不妨以耕钓为乐。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