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毓祺
【注释】 桃源: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一个地方,在武陵郡的渔郎溪边。 岁晏:指年末。 空家:空寂无人的人家。 石:这里指砚台。 洒墨:用笔蘸墨。 成桃花:形容写诗如写桃花一般美丽动人。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隐居后所作,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首联“岁晏桃源行,源上空人家”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诗人行走于乡间小路,发现村庄上空无一人,只有几株桃花盛开,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解析】 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这是一道诗歌赏析的题目。解答时首先明确全诗的意境,然后结合注释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 (1)高天欲问阿谁应,道远无媒恨不胜。 注释:想询问高远的天空,可是没有媒介无法传语。 赏析:诗人在登高远望之际,思绪万千,不禁发出这样的叹息。他感叹自己身处逆境,得不到知己的援助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一笑 - 译文:一笑之间,一切都化为虚无。 - 注释:这里“一笑”可能象征着一种超脱或释然的态度,表示对世事的淡泊和从容。 2. 蛮触交兵箭在弦 - 译文: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古代的蛮族与中原人之间的争斗,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 注释:这里的“蛮触”指的是两个对立或敌对的群体或国家,“交兵”则是指双方的冲突或战斗
《春尽次觉侄韵二首》是明代诗人黄毓祺所作的一组诗,共两首。 第一首的原文如下: 渔竿何处狎羊裘,七里滩高水正悠。 爱说洲边寻白鹭,怕闻峡口望黄牛。 第二首的原文如下: 握拳未作孤城鬼,搔首徒为一室囚。 肠断王孙春草尽,杜康无计解人忧。 译文注释: 1. 渔竿何处狎羊裘:意思是在何处寻找可以与羊皮衣相伴的渔竿。 2. 七里滩高水正悠:七里滩地势较高,水流平缓。 3. 爱说洲边寻白鹭
【注释】: 1. 春尽次觉侄韵二首:春尽,指春季即将结束。次觉侄韵,指杜甫《春夜喜雨》一诗中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句,这里指春天的雨水,即雨水。次觉,指继承或重复前人的意思、风格,在这里指杜甫。侄韵,指杜甫在《春夜喜雨》中所用的韵,即上平四支韵。 2. 行看夏葛易冬裘:意思是看着夏天的葛布很容易做成冬天的皮衣。 3. 老我春衫意自悠:意思是看着自己已经年老了,但是穿春衣却感到悠闲自在。
和晞儿 万落千村洗马军,稻粱谋拙又何云。 肠如铁石供吾笑,诗是箕裘赖汝闻。 苦乏鹅笼贻大令,忍将鸡栅累宗文。 暮年悲喜真无定,捧腹阶前雪涕纷。 注释: 1. 万落千村洗马军:指成千上万的村庄都洗过马了。 2. 稻粱谋拙又何云:稻粱谋(比喻吃饭)拙(不好)又怎么呢? 3. 肠如铁石供吾笑:形容诗人的胸怀如同铁石般坚定,即使被人嘲笑也毫不在意。 4. 诗是箕裘赖汝闻:你的诗歌成就就像孔子一样伟大。
喜儿辈次韵诗成 老我坚于泽腹冰,汝曹有骨亦崚嶒。 为羞城市身长客,未著袈裟发是僧。 兔产虎儿遭世怪,虾生鲤子得人憎。 夜来忽地掀髯笑,强韵行看寄一镫。 译文: 我已经像泽腹般坚韧如冰,而你们这些孩子也有坚强的骨骼。 因为我不愿成为城市的常客,所以我没有穿上袈裟,而是变成了一位僧人。 我的孩子们生出来就像兔子和老虎的孩子,他们的命运充满了怪异和不幸。 尽管他们的出生让人讨厌
【注释】 悲:悲伤。辛酸。 多少人间直似弦:多少人间如同琴弦一样。直似,犹言如同。 累累枯骨化平田:指战死者尸骸堆积如山。累累,堆累;枯骨,枯瘦的骨头;化平田,变成平地。 丝乱凭谁斩:谁去斩断这纠缠不清的冤仇? 仍恐膏明止自煎:仍然担心这鲜血白白流淌而无法结束。膏明,喻血光,鲜血;止,停止;自煎,自我煎熬。 说剑岂无三尺喙:难道没有能出鞘三尺之长利剑的人吗? 枕戈空有一双拳
第一首 满腹经纶不入官,带甲纷纷正满天。 定中何故忽飞翻,漫寻野鸭桥边鸭,莫听青猿洞口猿。 调众五千犹可事,得人一二最难言,巾瓶日夕闲来往 注释:满肚子的学问却不被朝廷重用,满头白发却身披战袍。在睡梦之中忽然醒来,心中涌起对前途迷茫的感慨。我到处寻找野鸭,但只找到一座空荡荡的野鸭桥。不要听我听到青猿的叫声,它似乎在嘲笑我。虽然我有五千精兵,但真正能够用来打仗的人却少之又少,这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啊
【注释】 村寓:寄居在农村的旅馆。 踏雪鸿:喻自己如鸿雁,在雪中飞过。 繇来:历来。 此世:这一辈子。 羁旅:寄人篱下的旅客。 有道:得道成仙。 薄田秫米:指种薄田和酿酒。秫米,是黏高梁的一种,可用来酿酒。 愧无功:自谦没有功劳。 相过:互相访问、问候。 时事:国事,国家大事。 喝聋:喝醉了。 【赏析】 《村寓》是一首纪游抒怀诗,写诗人寄居于乡村小舍,以淡泊之心怀观世事,并借酒浇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