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铸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解答时,首先读懂诗的内容,理解内容主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和关键词分析概括诗句所蕴含的情感。注意抓住重点句子的理解。 “露丛芬馥敌兰芽”,此句是说:菊花在露珠中散发出浓郁的芳香,甚至超过了兰花芽上的香味。“清赏终存好事家”,此句是说:清雅高雅的观赏者最终会保留美好的印象。“莫遣儿童容易折”,“莫”是不要的意思;“遣”是送的意思;“折”是折断。这句是说
【注释】 八月九月天气凉。 绕栏种菊一齐芳。 好风应会幽人意,时去时来管送香。 【赏析】 菊花是秋天里盛开的花朵,也是诗人喜爱的花卉之一。诗中描写了菊花盛开的景象和香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八月九月天气凉。 八月九月是秋天,天气凉爽,适合菊花盛开。 绕栏种菊一齐芳。 在栏杆周围种植了菊花,一起开放,散发出芬芳的香气。 好风应会幽人意,时去时来管送香。 好的风会带来幽人的愉悦感
【注释】 菊满园:指陶渊明的菊花开满了花园。 靖节先生: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字元亮,曾隐居于庐山脚下的东晋名士山中。 九华存:陶渊明号“五柳先生”,因宅旁有五株柳树,故又称“五柳先生”。 东篱:指菊花圃。据《南史·隐逸传》载,陶渊明常以菊自喻,自称“采菊东篱下”。 尘踪:指人或物的踪迹。此处指世人对菊花的踪迹和传说。 佳品:指好的菊花。 讨论:指评说、研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
霜里鲜鲜照眼明,人言此解制颓龄。 怜香擘破花心嗅,酌尽斋中竹叶瓶。 注释:菊花在霜冻中依然鲜艳明亮,人们说它能解除衰老的容颜。我怜爱这菊花,轻轻剥开花蕊闻其香气,将它们全部倾倒在斋房中的竹叶瓶中。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菊诗。诗人以菊花为咏物的对象,从菊花的外貌特征入手,赞美了菊花的美丽、高洁。诗的前两句写菊花的颜色和姿态:霜里鲜鲜照眼明,人言此解制颓龄。“霜里”指的是霜天
【注释】 菊:一种花。物华:万物的精华。霜,秋天特有的自然现象。殒,坠落。寒芳,菊花。开晚,指菊花在秋季开放的晚些时候。依前,依旧。嗅了,嗅闻。 【译文】 一夜之间清霜把菊花打落了,菊花的花朵在寒霜中开放得特别香,晚开的菊花格外值得欣赏,折来嗅闻还是和以前一样香,不是普通的花。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晚秋盛开的菊花的诗。菊花在秋季开花,人们通常认为它的花期很短,但作者却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评价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从题材入手,然后把握其意境及特点,分析诗歌的情感,最后分析诗歌的语言。此诗为五言绝句。全诗四句,前两句写种菊;后两句写菊花的艳丽。“幽怀远慕陶彭泽”一句点明诗人对陶渊明的仰慕之情。“一亩荒园试为锄”,表明诗人想要效仿陶彭泽,在荒园中种植菊花。“自种黄花添野景,几多光彩照庭除
注释: 1. 篱菊含风暗度香:篱笆边的菊花在微风中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2. 栽多不为待重阳:种植的菊花数量很多,不是为了等待中秋节或重阳节的到来。 3. 愈风明目须真物:治疗风热引起的眼睛疾病需要真正的药物。 4. 梦寐宜人入枕囊:让人在梦中感到舒适和愉悦的东西适合放在枕头里。 赏析: 这首诗以菊花为题,描绘了菊花在微风中散发出淡淡香味的画面,同时也寓言了人们对于健康和美好生活的态度
【注释】 1. 独芳:独自开放。三径:三条小路。属于秋深:指菊花的盛开时节。清致:清雅高洁的品质。贞姿:端庄的姿态。快赏心:使人赏心悦目。卓然:超群出众,突出于众。霜下杰:比喻在霜降时特别出色。靖节:《南史·隐逸传》载陶弘景曾隐居句容山中,自号华阳隐居。靖节即陶弘景的号。知音:了解欣赏自己的人。 2. 赏析:此诗赞美菊花,赞其“独芳”,赞其“清致”和“贞姿”,称其为“霜下杰”。最后一句说
绣线菊 天成素缕结秋深,巧刺由来不犯针。 篱下工夫何绚烂,条条绾缀紫花心。 注释: 1. 绣线菊:指用绣线扎成的菊花。 2. 天成素缕结秋深:天成指的是自然的形成,素缕就是白色的细丝,结秋深是指秋季的花朵颜色深沉。 3. 巧刺由来不犯针:巧刺是形容菊花的形状和色彩都很巧妙,由来是不触犯针线的意思。这里比喻这种菊花的制作过程并不需要用到针线。 4. 篱下工夫何绚烂:篱下意思是花丛中
注释:紫菊在秋野之中盛开,如同一幅绣花铺陈的图画。它的美名来源于北方人的称呼。如果孔子在那个时候看到它,一定会觉得颜色过于鲜艳,导致色彩混乱。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紫菊在秋天的美丽景色。首句“秋野闲花是绣铺”形象地描绘了紫菊在秋天田野中的美景,如同一幅美丽的绣花铺陈图。次句“佳名得自北人呼”则揭示了紫菊的美誉源于北方人的称呼,表达了诗人对紫菊之美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