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铸
绣菊 寒葩缕缕结缃红,不待纤针见巧工。 秋老从他宫线减,彩文翻喜入花丛。 注释 绣菊:指用刺绣装饰的菊花。 缃红:浅黄色,指绣着的颜色。 纤针:细小的刺绣用的针。 宫线:宫廷中缝制服饰时所用的丝线。 赏析 此诗以“绣菊”为题,描写了一幅生动的刺绣菊花图。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和形态的变化,以及刺绣工艺的特点,将菊花的美丽与刺绣的巧妙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感。 首句“寒葩缕缕结缃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第一行:“莫论园蔬品目卑,花开不减菊幽奇。” - 莫论:不要谈论,指不用去评判比较。 - 园蔬:指种植在园林中的蔬菜,这里特指春菊。 - 品目:等级、种类,这里特指蔬菜的等级。 - 卑:低,这里用来形容“品目”的等级不高。 - 花开不减:与菊花相比,春菊开得更加茂盛。 - 幽奇:幽静而奇特,形容春菊的花形、花色独特且美丽。
【注释】 1. 观音菊:即萱草,又名黄花、忘忧草,是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花期在夏秋。 2. 薰风:和煦的风。 3. 疏篱:稀疏的篱笆。 4. 翠叶纤纤如细柳:翠绿色的叶子细细长长像细长的柳枝。 5. 直宜插向净瓶中:可以直插到净瓶中,比喻十分美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诗的第一句“霞幢森列引薰风”,以“霞幢”形容萱草花的花朵密集,犹如长长的旗帜一样,引人瞩目
注释: - 佳友:美好的朋友。 - 气清色正品尤高: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气质清高。 - 好事幽人善与交:善于结交有道德的隐者。幽人,隐居的人。 - 开径何须望三益:不需要等待三个条件都满足才能去开辟道路。 - 相陪雅尚在香苞:陪伴高雅的事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友情和品德高尚的人的喜爱之情的诗。诗人用优美的语言赞美了那些品德高尚的朋友,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同时
【注释】 黄:指牡丹花。假为国色:以国色自居。百花王:比喻牡丹花的美貌。酥煎:用油炸酥,即炸油饼。泛酒觞:斟美酒。 【赏析】 《牡丹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绝句。诗的前两句写牡丹花的艳丽与高洁,后两句劝人不要采摘牡丹,要像对待菊花一样来欣赏它。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高远清逸。 首句“本是秋香九日黄”,说牡丹花本来在九月重阳节盛开,此时正是其花期。“黄”字既点明了时节,又突出了牡丹花的颜色
【注释】 1.石菊(jī huì):一种草花,花色淡红或白,生在石头缝里。 2.干弱叶纤:指花瓣干枯瘦弱,叶子细长柔弱。 3.奇:奇特。 4.艳浓九夏到秋时:九夏是夏季,九秋是秋季。 5.枝头结实元为药:意思是说,石菊的果实可以当药材用。 6.争奈越中人罕知:无奈的是越地的人们很少知道石菊的好处。 【赏析】 诗的前两句“干弱叶纤花特奇,艳浓九夏到秋时”是写石菊的特点
【注释】 仙源:指桃花源。篱东:篱笆的东面,即桃花源在东边的篱笆边。灼灼:鲜艳的样子。秾华:花繁盛。缀:附着。露丛:露珠般的花枝。崔护诗章:唐代崔护曾写一首《题都城南庄》的诗。陶令酒:陶渊明(陶令)是东晋时人,他的《归园田居》中写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爱菊,后人以“陶令”代称菊花,所以这里指陶渊明的诗酒。两家混作一家风:指陶、崔两家的诗风混而为一,即陶诗和崔诗合为一家的风格。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石菊为题,描绘了菊花的风姿。 花美虽堪写团扇,艳妖未必入东篱。 “花美”句:说菊花之美,即使能够用它来描写美人的容颜也是可以的,但艳丽妖艳却未必适合用来装饰庭院的篱笆。这里的“团扇”是指古代妇女用的圆形的扇子,这里比喻美丽的女子。 纪名何取它山物,遍问园官总不知。 “纪名”句:说记录名字的时候,为什么取别家的东西呢?遍问园官却不知道。这里的“纪名”是记名的意思
【注释】 大菊:菊花的一种。 催生:催生素,能刺激子宫,引起宫缩而促进分娩。 婴孩:婴儿。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菊的诗。首句“菊名何大”是说这菊花的名字很大。次句写其功效:“子结秋丛”指它的花朵结在秋天的草丛里,这里指菊花。第三句“若用催生功不小”,说明这种菊花有催生的功效,可以促使妇女生产。第四句说它的作用很大,可用来试服催生药。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菊,后两句写人,以菊喻人,赞美菊花的功效和作用
注释:菊花是大地的宠儿,从风露中得到滋养。它的笑与泪都让人怜悯。虽然菊花的微香肌骨不显著,但它却滥竽秋英,得到众人的传颂。 赏析:此诗以菊花自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首联描绘了菊花生长在大自然之中的情景,颔联抒发了菊花即使没有华丽的外表,也依然能发出微弱的芬芳,颈联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菊花虽不如其他花卉那样引人注目,但其内在品质却值得赞美。尾联则进一步强调了菊花虽被人们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