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铸
注释: 末利菊:一种植物,花朵洁白,香气芬芳,是西域的一种珍贵花卉。 来从西域馨香异,翻作东篱品目新:意为这种植物原是从西域带来的珍品花卉,现在却成了东篱下的普通花草。 悟此肯为微利役,殷勤来赏属幽人:意思是说,我明白了这种植物原本只是被当作珍稀的花卉,但现在却被用来装饰庭院,成为了普通的花草。而那些只注重利益的人,却不懂得欣赏这些平凡而美丽的事物。所以
注释: 燕脂菊:一种花名,以红色或粉色为主。天女染花情若狂,鲜妍直欲媚秋光。 忍将陶径黄金色,也学秦宫朱脸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燕脂菊在秋风中绽放,其色彩鲜艳,犹如天女的妆容。诗人通过对比陶渊明的菊花和秦朝后宫中的朱脸宫女,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赞美。 第一句“天女染花情若狂,鲜妍直欲媚秋光”描绘了燕脂菊的色彩如同天女般鲜艳,仿佛是仙女在为花朵染色
注释:红色的薇菊,厌倦了花黄色的凋零。东边的篱笆景物,就像东山一样。逗遛着春天的花蕊,为了秋天的花朵。荆棘里没有藏叶的地方。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红薇菊的坚韧不屈。首句“天厌花黄色改殷”,表达了诗人对花黄凋落的无奈和感慨。次句“东篱景物似东山”,通过比喻,展现了红薇菊坚韧的形象。第三句“逗遛春蕊为秋蕊”,描绘了红薇菊在春夏季节绽放,而在秋冬季节枯萎的特点。最后一句“荆棘了无藏叶间”
注释: 又蜜卣菊:这是一首咏物诗。“又”指再次,这里表示诗人对蜂房的反复观察和品味。 化工也学割蜂房:诗人把蜜蜂比作工巧的匠人,用蜂房比喻蜂蜡,认为蜜蜂也能像匠人一样巧妙地制作蜂蜡。 秋卉妆成春蕊黄:秋天的花朵经过冬天的霜冻后,依然保持着美丽的容颜,而春天的花蕊则绽放出黄色。这里的“秋卉”指的是秋天的花卉,“春蕊”则是指春天的花蕊。 芬馥犹疑盛秬鬯:芬芳的气息让人难以捉摸
【注释】 陶篱:指篱笆。楚俗:指楚国风俗。重阳:指农历九月初九,也称为重九、茱萸节。重阳又为菊花节。两关情:指重阳与重九,即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菊黄。艾(ài):一种草本植物,其叶片可制艾绒,用以灸治疾病。名:名字。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咏菊写艾,借花喻人。首句点题,以“陶篱”代菊篱,暗点诗人对屈原投江殉国的哀思,同时表明此诗是咏菊的。次句直承“重阳”,说明菊花在重阳时节开放
注释: 1. 甘菊:一种药草,可以入药。 2. 南阳佳种传来久,济用须知味若饴:这是指这种药材在南阳种植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而且它的药用价值也很高。 3. 苗可代茶香自别:这里的“苗”指的是甘菊的茎,它可以用来泡茶喝,味道很好。 4. 花堪入药效尤奇:这里的“花”指的是甘菊的花,它也可以入药,效果非常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甘菊的特点和用途,表达了对这种药材的喜爱和赞美
诗句释义: 1. 不与群芳竞。意思是菊花不与其他花争艳,而是独自展现它的美丽和香气。这里的“不与”表示不参与,不比较;“群芳”指各种花草;“竞”是竞争之意。所以整句的意思是说菊花不需要与其他花卉比较,它已经足够美丽了。 2. 宜乎殿颢商。这句诗的意思是菊花很适合在明亮而凉爽的秋天里盛开。在这里,“宜乎”表示适合或恰当;“殿颢商”中的“殿”指的是尊贵、高远,“颢”是明亮的意思,“商”通常指秋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此题注意抓住关键句“滴滴金”等词,理解全诗大意,然后分析该句在整首诗歌中的作用及表达的情感,最后赏析。 第一句:“未见秋来花便开”,意为:还没有看到秋天的到来(就)花儿已经开放了
【注释】 茱萸:一种植物,其果实可以入药。菊:菊花,泛指菊花。 品出陶家花品外,名存吴地药名中。 “品出”,超出;超越。陶家:指古代陶渊明,他隐居田园,不问世事,是中国古代的隐士。陶家花:陶渊明的菊花,以淡雅清逸闻名。“名存”,名字还在,流传下来。“吴地”,泛指江南地区。这里的吴地指的是中国南方地区,包括今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若将泛入重阳酒,不用分香摘两丛。 “泛入”,泛指加入。“重阳酒”
注释: 侧金盏:即“金尊”,指盛酒的器具。 圆模罗列占东篱,西帝赐来宫样奇。 圆模:圆筒形器物。占:占为己有。西帝:指唐玄宗。赐来:赐予。宫样:宫廷中的款式。奇:独特。 疑是花神清酌罢,尽教放处不妨欹(qī倾斜)。 清酌:指饮宴后留下的残渣。欹(qī倾斜):斜倚。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诗人饮酒时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诗人饮酒时的动作和周围环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喜爱和享受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