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麟
注释: 小诗并画卷奉送汾叟同年机宜奉议赴熙河幕府 画出离筵已怆神,那堪真别渭城春。 渭城柳色休相恼,西出阳关有故人。 译文: 小诗和画卷一起送给了汾叟同年,他即将奉命前往熙河幕府。 画卷上描绘的别离的场景已经让人心伤,更别提在真正的分别时了。 渭城的柳树不要再让人心烦意乱,我要离开这里了,向西出了阳关就会有我的故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汾叟同年写的一首离别诗。诗人以小诗和画卷的形式赠予汾叟
下面是对《和邓慎思诗呈同院诸公三首》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应的英文对照、译文注释、作品赏析和写作背景等相关信息: 1. 诗句原文:琉璃墨客堂,太乙助灯光。 - 翻译:明亮的琉璃墨客堂,太乙神助我照明。 - 注释:琉璃:明亮的颜色或物体。墨客:文学家。太乙:古代神话中的天神,此处比喻神明的帮助。 - 赏析:通过描述琉璃墨客堂的明亮和太乙神的帮助,诗人表达了自己文学创作的光明和希望。 2.
【注释】 寄栖容幕燕,覆节等醯鸡。 想雨风多北,穷秋日易西。 官书便夜读,家报索亲题。 早晚骖騑入,重门坼印泥。 【赏析】 《和邓慎思秋日同文馆诗三首》的原文是:“寄栖容幕燕,覆节等醯鸡。欲雨风多北,穷秋日易西。官书便夜读,家报索亲题。早晚骖騑入,重门坼印泥。”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押平声韵。这首诗是诗人对邓慎思的赠答之作,表达了作者与好友同游于文馆之中,相互唱和的情景。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的每句诗。 第一句:“莫以多为赘,须知寸有长。”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认为过多的内容是多余或无用的,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只有一点小的长处也足以发挥作用。 第二句:“抡才何济济,顾我独凉凉。” 这句话表达了对人才荟萃却无人赏识的感慨。它暗示了虽然周围有很多才能出众的人,但真正能够被重视和使用的却很少。 第三句:“雷雨龙皆起,江湖鱼两忘。”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雷雨中龙腾起舞
秋日同文馆,凄风动九回。 乱云收暑去,一雨送寒来。 猥与英躔接,惭非藻鉴陪。 雍畿兹吁俊,元祐看新魁。 注释:在秋天的时候和邓慎思一起在同文馆,凄凉的北风吹动着天空旋转。混乱的云朵带走了炎热,一场雨又带来了寒冷。我惭愧地认为自己不能像邓慎思那样有才华,只能作为他的辅助。现在雍州一带将出现一位杰出的人,他将成为元丰以来最出色的人物。 赏析: 首联“秋日同文馆,凄风动九回
诗句释义: 1. 呦呦鸣鹿野 - “呦呦”是鹿叫的声音,这里用来描绘鹿在广阔草原上自由自在的鸣叫声。 2. 皎皎白驹场 - “皎皎”形容白色明亮而纯净,这里指白色的骏马在广阔的场地上自由奔跑。 3. 朋盍连茅茹 - “朋盍”表示聚集或者联合,“连茅茹”则是指用茅草盖屋顶,这里可能指的是文人雅集的情景。 4. 文程琢玉章 - “文程”可能是指文人的计划或行程,“琢玉章”则是指用美玉雕琢的印章
注释: 与邓慎思诗呈同院诸公三首共校南宫艺,多年复此回。 群贤主堂奥,一榻占廊隈。 步屧朝追逐,诗筒夜往来。 故人情不浅,无乃困悭才。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共三首,分别表达了诗人对同院诸公的感激之情和对他们才华的赞赏。 “共校南宫艺,多年复此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共同在这里教书育人,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这里的“南宫”指的是长安城内的太学(国子监),“艺”则是指学问和技艺
注释: 今朝庭鹊喜,灯为一花开。 侧指皂囊去,转头骢马来。 新橙家斫鲙,残菊客浮杯。 乐事连休日,须凭酒作媒。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中秋佳节的诗歌。首句“今朝庭鹊喜”描述了中秋节的场景,庭院中的喜鹊预示着团圆的喜悦。第二句“灯为一花开”则描绘了中秋之夜月亮升起的景象,明亮的月光照耀下,所有的花都显得格外美丽。第三句“侧指皂囊去,转头骢马来”则描述了诗人在赏月的同时,也不忘关注着家人和自己的安全
【解析】 本题属于诗歌鉴赏。此诗是作者与邓慎思秋日同文馆时所作,三首诗分别以“锁”、“忘忧”、“朱签”等关键词来抒发诗人的情感,最后两句则是对诗人的赞美。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考生“逐句释义”。然后结合题干中给出的注释和赏析内容,逐句分析,理解诗意,再结合题目要求进行作答。 【答案】 (1)锁:锁闭,指隐居不仕。 身如隐:形容自己像隐士一样清静。 锁:锁住,比喻隐居生活。
【解析】 本题考查对全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然后逐句解析诗句,看诗句的意思是否通顺,表达是否明确,用词是否恰当,修辞是否运用准确得当等;最后点明自己的答案。 “苦学邓夫子,仁风良可依”,意思是说,我苦苦地学习邓夫子的学问,仁爱之风值得我依靠。 “颜回乐也内,曾点咏而归”,意思是说,颜回的快乐在于内心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