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白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以及赏析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作答。“惜别诗”是要求考生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此词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所抒发的情怀。上片先写送别之悲;下片则写送别之意,并劝慰友人,希望其早日功成名就。 (一) 年来又惜别清尘,故国荣过喜风新。 【注释】 ①又:又一次。②清尘:这里指旧时朋友的音容笑貌
【注释】 ①“谪花仙”:把美丽的花朵当作仙女下凡。 ②“红袅生香下九天”:形容牡丹花的娇艳美丽。 ③“垂玉箸”:形容牡丹花瓣下垂如女子垂下的发髻,美如玉箸。 ④“移步索金莲”:形容牡丹花瓣随人移动而随之摆动。 ⑤“云雨”:指男女交媾之事;这里指牡丹花。 ⑥“忍笑佯来听管弦”:形容牡丹在欣赏音乐时,面带笑容地轻轻摆动着身姿。 ⑦“胧月轻寒应不惯,夜深浑拟傍丛眠”:意思是说,月光朦胧、清冷而又寒冷
牡丹诗十首 许多颜色泥春娇,就里轻红最□饶。 生处地须名紫府,落时魂想返青霄。 霞英散焰烧纤手,药粉飘香著步摇。 轻剪自怜支节痛,倚烟啼露一无憀。 注释: 1. 许多颜色泥春娇:许多种色彩在春天的泥土中显得娇艳欲滴。 2. 就里轻红最□饶:这里的“就里”指的是牡丹的本质,而“轻红”则是指它的鲜艳颜色。“□饶”是形容词,用来形容牡丹的美丽。 3. 生处地须名紫府:牡丹生长的地方被称为紫府。 4.
注释: 嘉阳信美郡:指嘉州,位于四川省。 风物眷多奇:这里指嘉州风光优美,景色独特。 有湖题明月:指嘉州的月湖,湖水清澈,倒映着皎洁的月光。 有楼名荔枝:指嘉州的荔枝楼,因为那里出产的荔枝甜美可口而闻名。 译文: 嘉阳信美郡,风物眷多奇。 有湖题明月,有楼名荔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嘉州的美丽风光和特色景观。首句“嘉阳信美郡”直接点明了嘉州这个地名,并突出了其美丽、宜居的特点
注释:纤巧的风儿吹动云彩,送上天上的织女。不是为把天上的礼物散到人间来。 神侣不可相会,仙河泛舟悠悠。 赏析:此诗写七夕之夜,诗人仰望星空,遥想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逢。首句“纤吹浮云荐”,是说天上的纤巧的风,将云吹得浮动起来,像是在送上天宫里的织女一般。次句“非因散巧楼”,意思是说天上并没有散下什么礼物到人间去。第三句“灵俦不可觌”,是说他们虽然相隔遥远,却是神和神之间的交往,是无法见到面的
君家仙馆带村塘,气象清鲜雅趣长。 千里客来如海纳,一楼书静透山光。 门闾旌表芝泥贵,科篇联翩桂籍香。 帝里词人多景慕,谩题诗句满修篁。 注释: - 君家仙馆:指胡家的华林书院(书院是古代的私塾或讲学之所,也称为“书舍”)。 - 带村塘:环绕在村庄周围的池塘。 - 气象清鲜:形容环境清幽、空气清新。 - 雅趣:高雅的情趣。 - 千里客:来自远方的客人。 - 如海纳:如同大海一样包容。 - 一楼
牡丹诗十首 水精冠叶镂春冰,巧思镌研仿未能。 风砑红绡光点血,暖销金镂细含棱。 韶容旖旎终无比,晚艳低佪更可憎。 戏脱仙衣亲手覆,香身柔软力难胜。 注释:水精冠叶指的是牡丹的花朵,它们如同春天的冰块那样晶莹剔透。精巧的心思被用来雕刻和研究,但最终仍然无法达到完美的境界。风吹过时,牡丹花上的红色绸缎仿佛沾上了血迹,温暖地融化着金色的雕花,细致地呈现出棱角。牡丹的美丽令人倾倒,但到了傍晚时分
《牡丹诗十首》 日华鲜丽露华浓,梳流香朝竞□容。来在梦中甘化蝶,入伊心里不如蜂。宫娥捧拥西施醉,天乐喧阗虢国风。高拗浮□须继烛,玳簪分载酒千钟。 译文: 阳光明媚,露珠晶莹,牡丹花盛开,香气扑鼻。它们在早晨竞相绽放,如同蝴蝶般美丽。进入牡丹的心中,却不如蜜蜂来得香甜。宫中的侍女们捧着鲜花,陶醉其中如同沉醉美酒一般。音乐声声,如同天籁之音。舞动的衣裙,如波浪般起伏。 注释: 日华:阳光。鲜丽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女子,她的外貌和神态都与牡丹花相似。她既有像窥人般的羞涩,又有一种半含羞态的妩媚。当她拿起笔来题诗时,脸上露出了巧笑。当靠在栏杆上微唤时,她又不肯回头。当她吹干玉笛,香气仍然留在空气中,而敲打灵鼍(一种乐器),她又不愿停下。她还得到了黄色的黄鹂,让它在东西南北之间说风流。 注释: 1. 烟容粉态傍歌楼,半似窥人半似羞 - 这位女子有着如同烟雾般的容颜和柔和的粉妆
春心相惜最相亲,湘叶匆匆换翠裙。 双蒂喜如嫔二女,一枝愁似寡文君。 艳繁谁卷真珠看,香好曾歌琥珀闻。 深染鲛绡笼玉槛,莫教飞去作卿云。 注释: 1. 春心相惜最相亲:春天的花朵相互关爱,它们之间有着深深的情感联系。 2. 湘叶匆匆换翠裙:湖南的叶片(湘)匆匆地更换成了翠绿的裙子(裙)。 3. 双蒂喜如嫔二女:两个花蕾像嫔妃一样喜悦,就像有两个女儿一样。 4. 一枝愁似寡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