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说
【注释】 茅檐:用茅草盖成的屋檐 茅檐夜雪晓开晴,自洗寒衣漉涧清。 此句意:在寒冷的冬天,屋檐被白雪覆盖,到了清晨雪融化,茅檐被清洗的干干净净。 如此过冬何不可,梅花休笑鬓星星。 此句意:我就这样度过寒冬,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的。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茅檐和梅花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恬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解析】 此诗写景抒情,寓情于景。首联“一径入松林”,写进入山林的小路。次联“真岩峭莫寻”是说真岩高耸陡峭,难以寻找。三联“山空泉自落”“日出地长阴”是说山空了,泉水自然落下,太阳出来了,大地变得阴暗。四联“鹤去仙台净”“丹成古井深”写鹤离去后,仙台显得更加清净;丹成后,古井显得更加深远。末联“残碑看未了,屋角转幽禽”是说残碑还在观看着什么,屋角传来了幽禽的叫声。 【赏析】
【注释】 1. 清风:这里指乐曲的清新雅致。 2. 千古曲:指流传千古的美妙乐曲。 3. 玉:用来形容琴声清越,像冰凌玉柱一样清脆。 4. 雪涧敲寒玉:形容琴声清冷,如同冰雪消融的声音。 5. 苍梧泣修竹:指琴声悠扬婉转,如同高山流水之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音乐盛宴,展现了琴声的魅力。诗人通过对清风、古曲和琴声的描绘,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中的“清风千古曲”
【注释】: 我琴未弦时,浑然心与耳。 “我琴”句:指琴尚未被装上丝弦时,心境和听觉都像没有琴一样。 自从识开指,反为琴所使。 自后开始认识拨动琴弦的方法,反而被琴声支配着(即听任它指挥)。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对古琴的情意绵绵。首二句说,自己还没有弹琴时,心里感觉好像没有琴一样。这里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琴声的和谐悦耳以及琴声给人带来的精神愉悦。三、四句说,自己从会弹奏古琴之后
春词 水涨寒沟柳又阴,小窗风度一声禽。若将离绪萦春事,片片飞花是客心。 注释:春天到了,河水上涨,寒沟上的柳树枝也变得阴暗了,小窗下风吹过传来一阵阵鸟鸣声。假如我的心情被离别的思绪缠绕,那这春天里的一切事物都会让我联想到离别。每一片飘落的花瓣,就像我的心一样,在思念着远方的人儿。赏析:这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竹色》 注释: 竹色留清睡,薰风昼一帘。 懒因人事少,病觉老颜添。 开槛临昏镜,齐书补坠签。 晚蝉声欲断,新月到虚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全诗以“竹”为主题,通过对竹子、风、人、虫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状态。同时,诗歌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联“竹色留清睡,薰风昼一帘
偶成 读罢黄庭一卷经,磬残烟冷夜坛清。 月明何处人开户,惊起松梢睡鹤鸣。 注释: 偶成:偶然写成的诗 黄庭:指道家的《黄庭内景经》,一卷道教经典 磬残:磬(qìng)声渐尽,形容时间已晚 烟冷:指夜深人静,四周寂静无声 月明:明月高照 何处:哪里 人开户:人从门缝中向外望 惊起:惊动 松梢:松树枝叶上 睡鹤鸣
诗句释义: 1. 古树被青藓 - 这描述了一种古老的树木,树干和树枝上覆盖着厚厚的青苔。青苔通常在湿润的表面上生长,因此这暗示了该古树所在环境的湿润和古老。 2. 蟠溪作卧龙 - "蟠溪"意味着这条溪流蜿蜒曲折,如同一条盘绕的龙;而"作卧龙"则形象地描绘了这条溪流的宁静与深远,仿佛是一条沉睡的巨龙。 3. 穷冬不蔽日 - 即使在最冷的冬季,这棵古树也不会挡住太阳的光芒,表现出其顽强的生长状态。
别墅 野舍清溪曲,连茅接树阴。 呼童邻错应,贳酒妇同斟。 落照收残雨,寒烟出寸岑。 江湖成梦事,投老属山林。 注释: - 别墅:在山边建造的小屋,环境优美。 - 野舍:简陋的住所。 - 清溪曲:小溪弯曲的地方。 - 连茅:连接着茅草屋。 - 树阴:树木的阴影。 - 呼童:呼唤仆人。 - 邻错应:邻居应答的声音(错应指回应)。 - 贳酒:买酒。 - 妇同斟:妇人一同倒酒。 - 落照:夕阳的余晖
注释:我不停地倾听着雨声,那雨滴滴答答的声音让我感到异常的寒冷。我怀疑是不是山中的老人喝醉了酒,在岩边枕着瀑布的水流睡着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雨中静听着雨声的情景。诗的前两句描述了听雨的感受,后两句则通过“疑是山翁醉”和“岩前枕瀑流”这两个细节,表达了对山中老者的羡慕和尊敬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