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明确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注意“晓色阑干外,翛然一欠伸”“烟际有行人”等句子中“晓”、“烟”等词的提示作用。 【答案】 ①晓色阑干外,翛然一欠伸。②雨中无过鸟,烟际有行人。③树湿清阴重,沙坍潦涨新。④凭谁借蓑笠,整钓傍溪邻。 译文: 清晨天色已晚,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伸个懒腰
【注释】 缙云道中:指作者在缙云县(今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的山间小道上行走。 京华客:京都长安城中的客人。 离家此月前:离家已经一个月了。 问程恰中道:行程正合适,走的是一条中道。 数日近残年:几天后就是一年的结束。 山雨易成雪:山上的细雨很容易变成雪花。 村云疑是烟:村庄上空的云雾,使人以为是烟雾。 仆行愁不进:我赶路感到愁闷而没有进展。 添乞酒浆钱:请求借些酒食和钱财。 【赏析】
【注释】 芗溪:山名,在福建漳州。 遥岑:高高的山峰。 妻孥:妻子儿女。 易:容易、轻易。 市酒:买酒。 新蛩:秋夜中蟋蟀的鸣声。 【赏析】 这是写旅途所见所感之作。首联以“天风”二字领起,描绘出一幅秋风萧瑟的景象,烘托出诗人旅途的孤寂与落寞之情。颔联承上启下,点明“倦客”,并引出下文。颈联写“妻孥”非远别,“岁月易惊心”。尾联写“市酒”不成醉,“新蛩”助我吟。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莺声未改春:这句诗描述的是春天的景象,莺鸟的鸣叫声依然在空气中回荡,没有改变。莺声是春天的标志之一,它代表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 2. 叶底一蝉新:这句话中的“叶底”指的是树叶下面,而“蝉新”则是指树上的蝉刚刚出现或是刚刚蜕皮,这里可能暗示着秋天的气息。蝉在中国文化中通常象征着夏天的结束和秋天的开始,所以这里的“蝉新”也可能表示对即将到来的秋天的期待。 3.
山中秋兴 山户少曾扃,居贫易得清。 秋衣和月卧,溪茗杂云烹。 学字书红叶,看骚些落英。 从他头早白,心事本和平。 【注释】 ①扃:同“掩”,关闭。 ②秋衣:指秋天的衣服。 ③溪茗:指山泉水泡的茶叶。 ④骚:这里指《离骚》,一种古代诗歌形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在山中所作,表达了诗人淡泊明志、安贫乐道的精神风貌。 首联“山户少曾扃,居贫易得清”意思是说,我住在山上的小屋内很少有门扉紧闭
诗句解析 1 分司陪宰掾: - “分司”在古代指的是官职的分割,通常是指官员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工作。 - “陪宰掾”可能是指陪同宰相处理政务的官员。这里的“掾”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类似于现在的助理或秘书。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位官员被派去帮助宰相处理政务。 2. 赐敕带朝衔: - “赐敕”指皇帝给予的命令或诏书。 - “带朝衔”意味着这位官员被授予了朝廷的认可和荣誉。 3. 见说成行李
【注释】 买舟:租得小船,像叶子般大小。 半搭篷:只搭了半个船篷,其余的留空。 野客:指在野外游玩的人。 还喜友渔翁:还喜欢和老渔翁一起钓鱼的情趣。 溯水斜分浪:逆着水流,斜着划桨,让波浪分开。 悬崖逆斗风:在峭壁之上逆着风向而行。 去程应不计:此行旅程应当不考虑。 槿花丛:槿树花盛开的丛中。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租船泛江的诗作。诗人租用一只小船,其形如小树叶,只是留了一个顶篷,其余的都敞开了
冯公岭 冯公岭:位于陕西省凤翔县,因东汉名将冯异而得名。 晓上:清晨登高。 艰难见:在困难中见面。见:同“现”。客情:客人的心情。 雨和残叶落:雨打树叶,落叶飘零。和:和谐,这里指雨声、风声、鸟鸣等自然声响相合。 身逐乱云行:身体随着乱云飘移。随:任凭,放任。 野店山腰出:山间小旅店出现在山腰。出:显露,出现。 秋泉石罅生:秋天的泉水从石头缝隙中流出。罅(xiá):裂缝;孔隙。 若将世途比
春事觉垂垂,春行似后期。 草根花片积,人语鸟声随。 酒病因过量,棋输为好奇。 欲归愁路远,月色若为私。 注释: 1. 春事觉垂垂:春天的事务逐渐增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2. 春行似后期:春天的行动和进展似乎比预期的要晚一些。 3. 草根花片积:地面上的草根被春雨滋润,长出了新的花朵,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 4. 人语鸟声随:人们的话语和鸟儿的叫声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变得更加生动。 5. 酒病因过量
【注释】 ①浙江:指浙江省,这里指杭州。梦不落吟边:指梦中的诗作没有落到笔下。 ②知何日:什么时候能够知道。 ③君归想隔年:你回来的时候,恐怕已是隔年的事了。 ④朝士:指在朝廷做官的人。 ⑤故人怜:旧友对我很同情。 ⑥山中计:隐居山林的计划。 ⑦省俗缘:摆脱世俗的牵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寄给友人张永堂的一首赠答之作。 诗的前两句说:“浙江风浪阔,梦不落吟边。”浙江地处长江入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