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的归乡景象,充满了自然美和诗人的感慨。 暮归鉴湖偶成(注释:傍晚时分回到鉴湖时偶然写成。) 草香泉细午风轻,桃李春花夹岸明(注释:花草散发出淡淡的香味,清澈的小溪中水波细细,中午的微风轻轻吹过。河岸两边盛开着桃花和李花,景色明媚。) 归棹夷犹云水暮,柳阴深处一声莺(注释:我驾着小船缓缓归去,天色渐暗,云影浮动,江面上泛起阵阵涟漪。柳树的阴影深处,传来一声清脆的鸟鸣。)
【注释】 今日:今天。曾:曾经。彀(gòu):同“够”。克:克制。多才:多方面的才能。些儿:一点儿,一点点。不:没有。公门:代指官场。 【赏析】: 这首五律诗是作者在科举考试落榜后写的自勉诗。全诗四句,前两句为第一层,点明“进步”之意;后两句为第二层,表明“进步”的不易。 起笔两句“今日曾知进步来,彀愚深自克多才”,言及今日方始知道有所进步,而自己却一直努力克制着多方面的才能以图进取
【解析】 “别全当可”一句,是诗人对这次离别的慨叹。“贤关”,指代襄阳。襄阳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师北伐时驻守的地方,所以襄阳也常被称为“贤关”。二十年间,襄阳城已换了主人,但诗人的故人依然如故,这使诗人感慨万分。第二句,写襄阳城虽换主,但人事景物依然如旧。“人间万事尽悠然”,是说襄阳城内的人和事都是悠闲自得的。“悠然”,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说,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恬静。第三四句
【注释】: 和僧碧泉三首其一:清泠空色似秋澄,疑集群仙拥万灵。深处有香春不断,波间藻荇四时青。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游览庐山时。庐山以奇秀著称,而碧玉潭更是庐山的名胜之一。碧玉潭在庐山东林寺后,深不可测。“和僧碧泉”是白居易《题李次章隐居碧玉池》中诗的别称。 第一句“清冽空色似秋澄”,描写了诗人所见碧玉潭之景。碧玉潭清澈透明,如同秋天的湖水一般澄澈。这里的“清冽”形容水的味道和感觉
幽人遍爱青山好,为是青山青不老。 山中云出雨干坤,洗过一番山更好。 【注释】:元晦:朱敦儒的字。刘贡父:名龟年,号贡父,是江西诗派的诗人,与张耒友善。风借:指清风拂面。藉:凭借。先生:这里指山神。词甚妙:指朱敦儒的诗句写得十分美妙。因作三绝:即作诗一首。三绝:指绝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友人张龟年的诗作《闲居初夏午睡起》中“幽人”两句之后所作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他对青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 天生:天地自然生成。风月:风景和月光,指美好的自然景色和气氛。散:遍布;弥漫。人间:指人世。不止:不仅仅。山中:山里。清明满怀抱:心情像春天的天气一样明朗。氛埃:烟尘污秽之气。任除扫:随意清除,扫除。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刘贡父处收到刘贡父赠送的诗后,应刘贡父之请所作的一首酬答诗。诗中表达了刘贡父对大自然热爱、赞美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句“天生”两字
这首诗的大意是:大自然的阴阳之气在宇宙之中相互转化与隐藏,万物都在其中各自具有其独特的生机和神韵。然而,即使是微小的草叶也蕴含着阴阳二气的微妙变化,就像露水在坤(地)的象征中再次显现出来一样。而野龙则象征着自然界中的生命力和活力,它们在交战过程中指引着人们找到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靡草 - 这里指代的是草木。靡草露机坤是复 - 靡草是指草木,露机是指露水,坤是八卦之一,代表大地
和伯氏闻雁 胡宏笔下自然之景,寓意深远 1. 诗韵赏析 - 诗歌押韵规律 - 诗歌节奏与音调特点 - 诗歌意象与修辞手法 2. 关键词解释 - “随阳群雁”与“孤鸿”象征意义 - “云低”描绘天空景象 - “望断”传达情感深度 3. 译文对照 - 原文与现代文直译对比 - 关键句意理解与翻译 - 整体意境把握与表达 4. 赏析与评析 - 对诗歌情感表达方式分析 - 诗歌中隐含哲理探讨 -
【注释】 和刘子驹存存室:指和诗人的好友刘子驹一起研究“存存”的道理。 动中涵静是天机,静有工夫动不非:在动荡之中要包含恬静,这是天地自然的玄机。恬静中有功夫,动荡中也不违背。 会得存存存底事,心明万变一源归:只有明白了“存存”的真谛,才能使内心光明,面对任何变化都能从源头找到归宿。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存存”道理的理解。他认为,在动荡之中要有恬静,这是天地自然之玄机
注释: 1. 云出青山得自由:云从青山中出来,得到了自由。 2. 西郊未解如薰忧:西郊的人们还无法理解像香草一样的芬芳。 3. 欲识青山最青处:想要知道青山中最深的地方。 4. 云物万古生无休:万物在漫长的岁月中生生不息,没有停止过。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他看到了青山中的自由与宁静,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同时,他也认识到了人们对自然的理解还很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