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燮
【解析】 “山中”的意思是:山里。 第一句译文:“山中古树挺拔,奇石峥嵘,泉水潺潺,清流细语,一草一木都是自然之趣。” 注释:①古松(指参天古树):苍劲挺拔的松树;②奇石:奇异的石头。 第二句译文:“小小的茅庵只有一两间,却显得别有洞天。” 注释:①小小茅庵(指简陋的草庐):简陋的茅草房屋。 第三四句译文:“山林僻处,我自知难适应尘世喧嚣,所以暂且偷得片刻闲暇,以寻得心灵的慰藉。” 注释
壶中老子兴不浅,丰颊樽前胜玉梅。 注释:诗人自称壶中仙,兴致勃勃地写诗,就像在美酒的滋润下,脸颊红润,胜过了盛开的梅花。 肯为莼羹下犀箸,聊凭催促好诗来。 注释:我甘愿把美味的莼菜汤和珍贵的犀牛角筷子一起用来品尝,就是为了催促你赶快写出好的诗句来。 赏析: 首联两句,“久不见竹堂高篇辄以湘笋索之两诗继至因用其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感情和迫切的渴望。诗人久未见好友,便以湘笋作诗
尘俗区区咫尺间,着身高处眇人寰。 平生望塔今登塔,聊向风前一解颜。 注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尘世的琐事,就像咫尺间的距离一样,只要稍微抬头就能看到。我之所以站在高处眺望,是因为我渴望超越尘世的纷扰,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现在我已经站在这里了,我想趁着风的方向,让自己的心情得以放松。 赏析:这首诗以登高望远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超脱和对自由境界的追求。诗人在首句中表达了对尘世琐事的超然态度
久不见竹堂高篇辄以湘窣索之两诗继至因用其韵 往时剩喜亲标格,今日无因款话言。 兀坐书斋饱蔬食,想公饮客厌熊蹯。 注释:以前的时候非常喜欢你的作品风格,现在却因为没有时间而无法和你交谈。我独自坐在书房,吃着蔬菜和素食,想起你宴请宾客的时候一定不喜欢吃熊掌。 赏析:这是一首怀念友人的诗歌。诗人回忆起与朋友之间的交往,感叹时间的流逝。同时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诗的注释及写作背景来理解诗句的含义,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赏析。 “嶪岌崭岩太白峰,高名千古独称雄”的意思是:巍峨陡峭的太白山屹立在天地之间,它的名声自古以来无人能比,它独自傲视群峰。太白山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东30千米处,是秦岭山脉最高峰,海拔3767米。这里群峰耸立,峭壁千仞,山势险峻,云雾环绕,景色壮观。 “放怀拟向山头立
【注释】 太白峰:即太白山,在今陕西省境内。 奏竽笙:吹竽笙。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清辉秀色交相映:清亮的光辉和秀丽的景色互相映照。 未羡山阴道上行:不如在山阴道上行走好。山阴道,指浙江绍兴市一带的山水美景,相传为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所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太白山风景的七言绝句。诗人登上太白峰顶,远眺四周,只见山峦起伏,古松参天,松声如鸣琴瑟,一派仙境风光。诗人不禁发出赞叹
望东湖,水波潋滟,心随舟转。世故纷扰,白发如雪,良夜一扁舟,心境何其宁静。 霜风拂面,心神肃然,尘虑顿消,只留清风明月。此景令人神清气爽,忘却红尘烦恼。 袁燮《望东湖五首》诗云:天上金波印水心,心中波浪亦成金。小舟荡漾金波里,陡觉广寒宫殿深。 “天上金波印水心”,天上的月亮倒映在水中,如同水中的金波一般,美不胜收。而诗人心中的波澜,也被这美景所触动,化作了心中的金色波纹。“小舟荡漾金波里”
【注释】 又:指《重游西湖》一诗。 二首:此诗共两首。 重峦叠嶂巧萦纡(yín):山势层层叠叠,回环曲折,非常美丽。萦纡:盘旋曲折。 汪汪万顷湖:湖水浩渺,无边无际。 相映发:相互辉映。 清辉含处妙难摹(mó,同模):指湖水波光闪烁,美不胜收,无法描绘。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美景的七言绝句组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意境优美,清新自然。 第一句“重峦叠嶂巧萦纡”
【注释】 又二首:指《咏水浮莲》和《咏旱莲》两首诗。又,通“豫”。豫,同“预”,事先、预先的意思。 东湖: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因位于长江之滨而得名。 豁然:开阔开朗的样子。 功利溥:泛指恩惠广大。溥,广泛的意思。 荫民田:给百姓种地遮荫。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两种莲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 第一句:“平生酷爱水浮天,每到东湖意豁然。”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对水莲有着特别的钟爱
注释:远望巍峨的塔高耸入云,今天特别荣幸能够登上这座塔。最高的塔并不是真的最高的地方,只有尽自己的全力才能达到真正的顶峰。 赏析:诗人通过登塔的亲身经历,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和人生境界。他以“最高”为喻,指出了人生的真谛不在于外在的荣誉和地位,而在于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追求。同时,他也提醒我们,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地位,都要尽自己的努力去追求更高的境界。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