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镇
【注释】 西禅寺:在今四川新繁县西南。 二绝句:作者自号二妙上人,所以这里称他的诗为“二绝句”。 【赏析】 此首《西禅寺》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全诗以闲适、豁达的笔调写自己对世事的看淡和追求。第一句点题,说自己像一只被人牵着鼻子走的驴子一样,在尘寰中奔走;第二句写僧人已老,已经出不了山门了;第三句写出家的人都知道人生如梦幻;第四句说忙忙碌碌的人不如清闲自在。这首诗写得很有特色。 “西禅”一作“西岩”
杂咏 其五 兰膏不御鬓云垂,紫玉拈来懒自吹。 西望阳关何处是,寂寥空度杏花时。 注释: 1. 兰膏:指香粉,古代女子用以装饰的化妆品。 2. 御:抵御。 3. 紫玉:形容女子的头发色彩艳丽,如紫色玉石般美丽。 4. 拈来:轻轻拿起。 5. 西望:向西望去。 6. 阳关:古关名,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为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关口。 7. 空度:白白度过,这里表示度过时间。 8. 寂寥:寂寞冷清。
【注释】 1. 从人:随从之人。 2. 梅福:汉成帝的待诏,后被贬谪为“江州九江县尉”,乘船经过时,他投书于船尾而去,从此不知所终。 3. 扁舟:小舟,泛指小船。 4. 化人游帝阙:指仙人、道士等隐遁的人到皇宫中去。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一次舟中昼寝后,同官陈尉见到他起来谢他,于是写下这首诗以谢之。 一、二句是说,懒散的心绪随着船波流去,斜倚着枕头,蓬窗下的万虑都休去了,贪恋神仙道术,追随仙人
【注释】 洛阳桥:又名安济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南的晋江中游。建于1153年,为宋代著名桥梁建筑之一。据史书记载,它“长三百丈,跨六十六步,石墩四十八座”,可称世界之最。 熟:熟悉。 亲来:亲自前来。 盘:环绕。 沧瀛:沧海,即大海,瀛州指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三神山之一的蓬莱山,故泛指大海。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游览泉州名胜古迹洛阳桥时所写。首二句点明时间、地点和目的
【注释】 叶县:古县名。 双凫归去玉京游,尘满东风暗驿楼。 双凫:指双鹤。古代传说,凤凰有雌雄,雌称凤,雄称鹤,合称“凤”和“鸾”。 玉京:即玉皇大帝所居之天宫。 东逝水:指黄河。古人以“逝”为动词,表示流水不停,故用“逝水”形容流水。 【译文】 双鹤归去玉皇大帝的宫中游玩,东风扬起尘土遮住驿站楼上。 只有汝坟旁东去的河水,春来依旧流淌着绿色波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
注释:六月初一,有芝草生长在小厅的南墙下,连叶七层。颜色黄润,常有露珠连结其上,观者叹息以为祥异。 品汇皆从化育成,无根神草为谁生:各种事物都是从变化和培育中形成的,这棵没有根本的仙草是从哪里生长出来的呢? 吾皇茂德参天地,好向甘泉植九重:我皇的美德像天地一样宽广,喜欢在甘泉种下九重宫阙。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诗中描述了一种神奇的植物——灵芝的生长,并赞美了唐朝皇帝的德行
昔年同看杏园春,十载徒劳走路尘。 试问风前拢板女,何如月下倚楼人。 注释:昔日我们一同欣赏了杏花盛开的春天,如今已经过去十年了,我却依然在为生活奔波忙碌。你有没有试过在微风中轻轻拨动筝弦,弹奏出优美的旋律,那种感觉是不是很美好呢?相比之下,你是否觉得在月光下静静坐着,品味着一杯清茶,听着窗外潺潺的流水声,那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更加令人神往
【注释】郊原:郊外的原野。三釜:古代一种容量较小的锅具,一釜为一石,三釜约合30公斤。 译文:田间地头分种着麦苗和庄稼,缫丝的作坊声音响过涧水。我也正怀着快乐的心情,暂时逃离尘世喧嚣来到郊外。赏析:首句描写田野上的景象,分种着麦苗和庄稼的平田。后两句是说,自己也正怀着愉快的心情,在田野中暂避了尘世的纷扰,来到了郊外。“我亦方怀三釜乐”,是说自己也正怀着快乐心情
历阳试院闻角 历阳,古地名,今属安徽。试院,官办的考试场所。 英雄颠沛亦风流,长啸寒生画角愁。 英雄,指有抱负而未能施展的人。颠沛,指奔波流离。风流,指豪放、潇洒的性格和行为。长啸,长声呼喊。寒生,使寒冷产生。画角,古代军队中用以指挥进退和战情的号角。愁,指忧愁。 今日江城朝暮引,空教鸥鹭起沙头。 今日,今天。江城,指长江边的城镇。朝暮,早晨和傍晚。引,引导。空教,白白地。鸥鹭,泛指水鸟。沙头
【注释】 一抹:指一抹青山;碧虚:指碧绿的水汽。 简书:指朝廷的文告,这里泛指官府公文。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景色和表达作者情怀的诗。 第一句写景,“一抹青山”是远景,“倚”字写出了它的静态美,“碧虚”是近景,“遥知山下是仙居”则写出了它在山中的动态美。“仙居”是诗人对熟山的一种美好想象。 第二、三两句写景与抒情结合,“东风桃叶堪乘兴”一句写出了作者想乘着东风,到桃花盛开的江南去赏春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