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棣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再用前韵三首》之一,共有五句诗。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刺头底事向胶盆,沉湎应从通率论。 注释:这里“刺头”可能是指某种事物或现象,而“胶盆”可能是一个比喻,指某种困境或障碍。"沉湎"表示沉迷或陶醉。"通率论"则指的是普遍接受的观点或理论。整句的意思是:为什么陷入困境的人应该听从普遍接受的观点来摆脱困境? 2. 人世百年都是梦,醉乡四达总无门。 注释
陶冶无心瓮与盆,等闲妍窳意难论。 年光未易留驹隙,世事唯堪隐鹿门。 久客思家华发满,小儒忧国赤心存。 江山还有新亭叹,痛惜伊川化陆浑。 注释: 1. 陶冶无心:形容心境宁静,不受外界干扰。 2. 等闲妍窳:形容事物美好或丑陋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3. 年光:时光。 4. 世事唯堪:形容世间的事情只能暂时忍受。 5. 久客:长时间在外居住。 6. 小儒:年轻的学者。 7. 新亭叹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次韵陶几道喜雨》。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环佩来从十二峰,飞廉清道驾丰隆。 - “环佩”通常指代古代女子身上佩戴的环形饰物,这里可能暗指某种吉祥或尊贵的象征。 - “十二峰”指的是地名,可能是诗人居住地附近的山脉。 - “飞廉”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兽,能够驾驭云雾,驱散邪恶。 - “清道”表示道路畅通无阻,“驾丰隆”(即驭风)则意味着天气晴朗。 2.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次韵刘伯瑞觅酒 贫病相仍坐拙方,敢将斗酒博西凉。 自怜里巷栖迟久,倍觉樽罍气味长。 玉斝交飞君有约,红裙共醉我何尝。 一樽聊慰相如渴,要听歌声过女墙。 【注释】 1. 次韵:这是古代诗歌的一种风格,即用原诗的韵脚和节奏来填写新诗。 2. 刘伯瑞:可能是一位朋友或者熟人,名字需要查证。 3. 觅酒:寻找饮酒。 4. 贫病相仍:形容生活贫困且疾病缠身。 5. 拙方
【诗句释义】 谢汪汝平送酒:谢汪汝平送来美酒相赠。 尘土侵陵老瓦盆,胸中磊块与谁论:灰尘侵蚀着旧瓦盆,胸中的郁结不平之气又向谁说呢?磊块:指心中的郁结不平之气。 闲披黄卷欲攲枕,忽有白衣来扣门:我闲暇时翻开黄色的书卷,想躺下休息,忽然间有位白衣人叩响了门。黄卷:黄色的书卷,泛指读书或学问。 和气醺人红绿眩,浓香破鼻典刑存:那温和的香气使人头晕目眩,浓郁的香味让人难以忍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再和次韵答张文潜》。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相应的注释。 第一句“莫讶经旬笑语乾”,意思是不要惊讶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欢笑之后变得干枯。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第二句“谁令插手斗筲间”,意思是是谁让我在琐事中纠缠不清。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琐碎事务的不屑一顾,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第三句“长篇险语怀东野”,意思是我常常怀念东野先生
注释: 秋来泞淖几曾干,旅邸盘旋寻丈间。 - 注释:秋天来了,道路泥泞不堪,曾经干了,但是旅舍却徘徊在狭小的范围内(形容旅途劳顿)。 - 译文:秋天来了,道路泥泞不堪,曾经干了,但是旅舍却徘徊在狭小的范围内(形容旅途劳顿),我在这里盘旋游荡了好长时间。 拟仗神功击阳石,却疑天漏类阴山。 - 注释:想要用神通去敲打阳石,但是却怀疑天空像阴山一样漏了(暗指天气多变,难以捉摸)。 - 译文
诗句解析: 1. 阿香破旱用功深 - “阿香”指代某种植物或物质,可能象征希望或生机。“破旱”表示打破长期的干旱状态。“用功深”表明付出的努力非常巨大。 2. 更遣新凉入素襟 - “遣”字有派遣、带来之意,“新凉”指新的凉爽或清新的气息。“素襟”通常指简朴、纯净的衣襟,这里可能比喻心境或环境。 3. 曝日已通贤令意 - “曝日”可能是指在阳光下曝晒,这里可能指的是天气逐渐变得晴朗
这首诗是作者在喜雨之后,对雨后景象的描绘和感慨。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 1. 雨气侵人襟袖凉,诗愁恼起沈东阳。 这句诗描述了雨水的气息侵入了作者的衣襟和袖子,使得作者感到一丝凉爽。同时,这雨天也引发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仿佛被“沈东阳”这个词汇唤起了某种情感。 2. 诘朝秧马催田畯,昨夜雷车动阿香。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期待春耕播种的心情。早晨,秧马开始耕作;夜晚,雷车(指雷声)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和含义。 1. 诗句与译文对应: - “畏途忧患饱相谙”:表达了在道路上面对忧虑和困难时感到熟悉和安心。 - “火芋何当问懒残”:询问何时能休息,不再感到疲惫,暗示身体和精神的劳累。 - “每觉愁来诗思苦”:每次感到忧愁时,诗歌的写作就变得艰难。 - “更因老去壮心阑”:年龄增长使得年轻时的豪情壮志逐渐消退。 - “年光背我捐鸡肋”:岁月如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