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棣
【注释】 1. 斧扆:帝王之床。扆,帝王坐卧的屏风。求良弼:指寻求贤良辅佐。 2. 钧衡:古代分职于朝中的重要官职。得伟人:指得到杰出的人才。 3. 黼黻(fǔ fú):古代礼服上绣有斧形与龙凤图案。 4. 勋业:功勋事业。经纶:治理国家的策略、手段。 5. 编氓:泛指百姓,这里指平民百姓。阜:丰足,富足。 6. 时调:时局安定、形势好转。宝历:美好的日子或时代。新:更新。 7. 方祈永霖雨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把握主旨,再根据题目提示,从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展开分析。“博学该群籍”,博学广闻,知识渊博;“飞声蔼上庠”指声名远播,名满学宫。“巍科曾叠贯”,科举中举多次,屡试不中而落第。“要路遂横翔”,仕途顺利,平步青云,一路高升。 【答案】 ①叶公博学广闻,知识渊博,声名远播,名满学宫。②叶公屡试不中而落第。③叶公仕途顺利,平步青云
晨起趋府: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清晨起床后急匆匆前往官衙的场景。 译文与注释: - 五鼓未停挝:指早晨五更的鼓声尚未停歇,人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挝为一种打击乐器,此处借指晨钟暮鼓的声音。 - 喧呼趋早衙:形容人们争先恐后地赶往衙门,可能是因为某种紧急公务或早起办事的习惯。 - 霜风晨正急:描述早晨的霜风特别寒冷,强调时间之早以及天气之冷。 - 望月晓初斜:诗人在赶往衙门的路上,抬头看到月亮已经初升
注释: 古刹:古老的佛寺。 嚣尘外:喧嚣尘世之外。 浮图:指佛教中的塔,即佛塔。 残缁:指僧衣,缁是深黑色的意思。赞仰:赞美。孳羽:指鸟的羽毛。依栖:栖息。 清影:指月光下的景象。芜城:泛指荒废的城池。 孤棱:孤独的高耸的石柱。落照低:太阳即将落山,光线微弱。 丹梯:红色的梯子或阶梯。傥:或许、大概。容:允许。蹑:登上去。 双溪:两条小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美丽的画面
【注释】 勋业:功勋和事业。尊朝著:高扬着,显赫。园池近日光:园林池塘在日光照耀下显得更加美丽。雕栏:雕刻华丽的栏杆。红玉:红色玉石。羽盖:指帝王的车驾。碧荷:荷花,绿荷叶。草薙:野草除去。滋蔓:蔓延生长。花开宁久长:花朵开放的时间不能长久。金谷地:晋代金谷园,王导、石崇等贵族经常在此聚会。榛棘:荆棘。人肠:人的心肠。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写园中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清昼庭院闲清昼,疏槐转午阴。 悄无人过眼,却有事经心。 续梦聊攲枕,牵愁拟破琴。 可怜精卫志,欲障海波深。 注释: 清昼:明亮的白天。 庭:院子。 院:住宅的内院。 闲清昼:悠闲的白天。 转:移动。 午阴:中午的阳光。 悄无人过眼:安静得没有人从身边经过。 却有事经心:心中却有所牵挂。 续梦:继续做梦。 欹枕:斜靠枕头。 牵愁:牵动忧愁。 拟破琴:准备弹奏琴曲来排遣心中的忧愁。 精卫
诗句释义: 1. 疏梅:“疏”指的是梅花的枝条稀疏,不密集;“梅”指的是梅花。 2. 发兴江头路,相将月下台:“发兴”指兴起某种情绪或兴趣,“江头路”和“月下台”分别指的是江边的道路和月下的亭子。 3. 冲行逢缟袂:“冲”在这里可能是形容梅花在寒风中挺立的样子;“缟袂”指白色的衣袂,可能是指梅花的颜色洁白。 4. 迫视得疏梅:形容在月光下仔细观察梅花的景象。 5. 木偶当三嗅,石肠应九回
【解析】 本首诗写诗人的怀古之情,表达了诗人在时光流逝中对往事的回忆与感慨。 遣兴:抒发情怀。 ①“早愿风云会”:早先曾希望风云能够聚合,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风云会,风云聚合。 ②“那知岁月侵”:没想到时光流逝,年岁已长。 ③“未应忘故步”,没有忘记自己曾经走过的老路。 ④“己觉负初心”,已经觉得辜负了初入仕途时的志向(初心)。 ⑤“蕙帐聊跧伏”,用蕙帐暂且隐居下来。 ⑥“天阍隔遽深”
独觉 檐滴萧萧静,微凉午睡宜。 莺簧有馀韵,蚁穴不多时。 篆烬回风灭,花阴晚日移。 觉来无一事,追梦续新诗。 译文 独自醒来,感受到庭院中水滴的细微声响显得格外宁静,午后的微凉使得入睡更加舒适。 窗外的黄莺啼鸣,声音悠长而余音袅袅,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让人心生愉悦。 蚂蚁在洞穴里忙碌地搬运食物,虽然数量不多,但足以维持它们的生活需求。 夕阳西下时,屋内的香炉里的火苗已经熄灭
【注】挽,悼念。槐鼎,指宰相职位。 第一首: 宠极心弥小,名尊貌愈恭。 勋华双辅翼,槐鼎四登庸。 第二首: 海宇熙春物,边陲罢夕烽。 了无能致绩,颂笔漫形容。 第三首: 宠极心弥小,名尊貌愈恭。 勋高两相映,鼎重四朝中。 第四首: 海宇熙春物,边陲罢夕烽。 颂德独长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