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棣
解析 诗句逐一释义及译文对照: 1. 试作西风想,烦襟郁嫩凉。 - 试作西风想:尝试想象西风的到来。 - 烦襟郁嫩凉:心中的烦恼随着凉爽的秋风而消散,感到轻松愉快。 - 译文/注释:试着去想象那西风的吹拂,心中那些烦恼和闷热也随之一扫而空,感觉异常清爽。 2. 李沉寒玉碧,瓜泛浅金黄。 - 李沉寒玉碧:李子的颜色如同深蓝色的美玉一样。 - 瓜泛浅金黄:西瓜呈现出淡金色的色泽。 -
注释 1 静夜披黄卷,青藜照五行:这句描述了诗人在深夜时分,坐在书桌前翻阅着黄色的书籍,灯光下的影子投射在地面上形成了五行。 2. 恨无知我鲍:鲍指的是鲍叔牙,春秋时期的贤者,此处可能指诗人对没有遇到像他的知己感到遗憾。 3. 空羡起予商:商指的是司马迁,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这句可能是说,虽然自己也想有所成就,但由于没有遇到像司马迁那样的良师益友,所以只能羡慕他的成就
【注释】 叠韵春日杂兴五首:这是作者在春天时写的一组七言诗,共五首。“叠韵”即指押韵,这里指的是每一首诗都押着同样的韵;“春日”则是指春天的日子;“杂兴”是指随感而发的诗。 幽怀聊自适:幽怀,深藏的胸怀,这里指诗人内心的愁思和苦闷。聊,暂且,姑且之意。 疏性懒相过:疏性,这里指性格疏放;懒相过,这里指懒得与人交往。 尘事偏宜少:尘事,世俗之事或烦扰之事;宜,适宜,应该;少,少一些。 诗篇不厌多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理解、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要求进行概括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 第一联:“道义年来胜,幽居兴倍长。” 译文:随着年岁的增长,道德修养日益高深,幽居生活更加令人愉快。 注释:年岁增长,道义修为日深,幽居的生活也越发愉悦。 赏析
【注释】 叹:叹息。东隅(yú):日出处,即早晨。桑榆:黄昏。莫收:不可收拾。只知:只知道。那觉:哪能觉察。堪:可,能,可以。有酒:指有酒量的人。堪藏拙:能够隐藏自己的缺点和短处。无门:没有出口,无法排解忧愁。悠悠:渺茫、无穷无尽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流寓成都时期的诗作。诗人感叹自己时运不济,年老体衰,只能以酒解忧,寄情山水。全诗情感深沉,意境苍凉。 首联“已叹东隅失,桑榆浩莫收”
【注释】 遣兴:排遣忧愁。文楸:文楸木,制作琴。 微吟:轻声低吟。锦瑟:指弹筝。 泉声谷口静:在山谷口泉水声很安静。 月色竹阴长:月光下竹林的影子很长。 酒入肌肤晕:酒喝进皮肤里,脸上泛出酒红色。 茶馀齿颊香:喝茶过后,齿颊间留有余香。 望穷却回首:望着远方,却回过头来。此意造微茫:这种意思,造物主是无法理解的,是造物的虚无。 【赏析】 此诗为组诗《叠韵春日杂兴五首》中的第五首。
【注释】 叠韵:诗歌的韵脚重复。杂兴:即“即事”,随意吟咏,不拘泥于成章法,抒发个人感慨、见闻所感等。过午:过了正午。方:才。迷:迷蒙。眉:眉毛。世情:人世间的人情世故。无足语:没有值得说的。节物:节日中的物品。抟风翼:展翅高飞的鸟。鹪鹩(jiāoliao):一种小鸟,形体小而善于筑巢。一枝;一枝树枝,比喻微小的地位或微薄的俸禄。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注释: 1. 春雨:春天的雨水。 2. 止复作:停止后又重新下起来。 3. 无聊终日闲:整天无所事事,感到无聊。 4. 殷红悲着地:殷红,深红色;悲,悲伤;着地,落到地上。 5. 浅绿暗归山:浅绿色,指春天的绿色;暗归山,指春天的绿色渐渐消失,回到山林。形容春雨带来的生机逐渐消逝。 6. 云幕久蒙润:云幕,指天空中的云层;蒙润,被湿润。 7. 风扉每日关:风扉,指门扉;关,关闭
春日偶成三首 东君驰驿骑,万里一宵通。 柳眼凝晴碧,桃腮泣露红。 丙鳞安浅濑,乙羽怯柔风。 莫向高城望,愁生阿堵中。 注释与赏析: - 东君驰驿骑:这里的“东君”指的是春天的神祇或代表春天的意象,而“驰驿骑”则描绘了春天使者快速传递消息的场景。 - 万里一宵通:意味着春天的到来迅速且广泛地影响大地,如同一夜之间跨越了整个国家。 - 柳眼凝晴碧
春日偶成三首 第一首 雨过春光丽,平堤涨绿波。 平堤是平坦的堤坝,春雨后的春光更加美丽了。 涨绿波指水波因春雨上涨而变得绿油油的。 译文: 春雨过后,春光更加美丽,平坦的堤坝上涌起绿色的波澜。 注释: 春日:春天。 雨后:春雨过后。 逾(yú)丽:更加美丽。 平堤:平坦的堤坝。 涨绿波:水波因春雨上涨而变得绿油油的。 第二首 侵人花气酿,刺眼麦芒多。 春日里花香扑鼻使人陶醉,麦芒刺眼令人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