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舜俞
诗句释义: 故园春物有谁同,地尽天垂杳蔼中。 译文: 在故乡的春天万物中,我究竟能与谁共同分享这份美景呢?大地尽头,天空辽阔,仿佛一切都笼罩在一层朦胧的云雾中。 赏析: 本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春天景色的深深眷恋和美好回忆。首句通过询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找到同样欣赏春天景色的人的困惑和好奇。接着,诗人用“地尽天垂”来表现春天景色的广阔无垠,而“杳蔼中”则传达出一种朦胧、神秘的美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泽国生涯有钓舟,此身随分狎群鸥。 - 泽国生涯:指在水乡泽国中的生活。 - 有钓舟:拥有或使用一只钓鱼用的小船。 - 此身随分狎群鸥:意为随遇而安,与周围的鸥鸟相处融洽。 - 注释:描述诗人在水乡泽国中,过着简单而自在的生活。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境。 2. 非关利禄成羁絷,为学文章作赘疣。 - 非关利禄:不是出于贪图名利
半生名宦是涂颜,“名宦”指的是名利官位,“涂颜”则暗指人生的路途或容貌。 菽水当年尚可欢。在这句话中,“菽水”代指母亲亲手做的饭和菜,象征着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深厚。而“当年”则指的是作者年轻的时候。整句话表达了尽管岁月流逝,但作者回想起年轻时与母亲共度的美好时光,依然感到欣慰和快乐。 钟鼎未能光祖妣,牛羊虽美愧杯盘。这里,“钟鼎”通常指的是古代帝王所用之物,象征尊贵与权力
这首诗的作者为宋代文学家范仲淹。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价值和人生追求的看法。 首句“我惭希世就穷儒”,意思是说自己感到惭愧,因为自己虽然在世俗中取得了一点成就,但是仍然是一个穷苦的儒生。这体现了作者对自己现状的认知和自我反思。 第二句“甚矣谋身子更迂”,意思是说,自己的行为方式过于迂腐,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反映了作者对自己的人生选择和行动方式的批评。
【诗句释义】 1. 人生自致真非策,岁晚无成可复论:指人生追求真理并不需要任何策略和计谋。岁晚无成可复论,意思是说到了晚年没有什么成就可以再讨论了。 2. 钝驾谩思追骥跃,病巢何敢慕鸿骞: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努力追赶但仍然赶不上别人,就像骏马一样。鸿骞是大雁的意思。 3. 傲如中散人多疾,辩付南华尽不言:意思是说我如同司马相如一样傲慢的人,很多人都讨厌我;又像庄子一样喜欢辩论的人,却从不开口谈论。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簿书堆里得天真” - 此句表达了诗人在繁忙的公务中保持纯真的心态。"簿书堆"指的是堆积如山的文件,象征忙碌的公事。"天真"则是指未经世事的纯洁和自然。整句诗意味着虽然身处纷扰的政务之中,仍能保持一份不染尘埃的纯真。 2. “谩为浮名役此身” - 这句表达了对于名利的轻视。"浮名"通常指的是短暂而虚幻的名声或地位,"役"意为驱使或束缚
这首诗是诗人在丹阳与苏轼告别后,寄给他的一首五言古诗。 我们来看第一句:“仙舟系柳野桥东,会合情多劳谪翁。” “仙舟”指的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时,他乘坐的船只。这里的“柳野桥东”,指的是在黄州的郊外。诗人把苏轼的船只停在了柳树下,桥的东边,这象征着他们暂时的分离,也象征着他们的友情。而“会合情多劳谪翁”则表达了诗人对苏轼深深的思念和对他的同情。 是第二句:“相对一樽浮蚁酒,轻寒二月小桃风。”
译文: 客居在外,春天到来时我的眼睛逐渐恢复了健康,漫步在紫荆花盛开的树下。 虽然努力书写千卷书籍,但我只能寄情于酒中,以表达我的天真。 明代时期并没有无用之物,一个孤臣何敢自比才子。 即使与乌鸦同食腐烂的老鼠也无所畏惧,不怕凤凰嫉妒。 注释: - 南阳春日十首: 《南阳春日十首》,作者不详,内容为描述南阳春天景色和心情的诗篇。 - 其六: 这是其中的第六首,通常用来表示该诗的第6句。 -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 - 诗句释义:城中的古老树木还未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而官道旁的柳树则每天以新的枝条迎接着新春的到来。 - 关键词注释:官柳,指代官府周围种植的柳树。 -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城市与郊野在春天到来时的不同景象。城市的古木尚未苏醒,而郊外的官柳已经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新芽。 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 - 诗句释义
【注释】 1. 南阳春日十首:唐代杜甫的五言古诗组诗,共十首。 2. 殷勤:恳切的样子。 3. 官况喧卑昔未谙:官职低微,从前并不熟悉。 4. 敲扑:指打官吏的板子,这里比喻官场斗争。 5. 琴樽:古时以琴为酒器,以樽为酒杯,故称。 6. 衙鼓:衙役的鼓,衙役在衙门前敲打以驱赶行人,也用以报时。 7. 登楼心不惬(qiè):登上高楼心里感到不满足。 8. 乱云堆雾:形容云雾缭绕,景象迷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