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之纯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在五更时分匆匆忙忙地打扮,准备出门去赴约会的情景。 "促妆钟",顾名思义,就是催促女人们赶快打扮的钟声。这一句诗通过描绘城头的钟声,为读者创造了一种时间紧迫的氛围,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突出。 "禁鼓城头报五更,景阳楼上打钟声。",这里描述了在皇宫中,五更的钟声响起,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而在这声音之中,景阳楼上传来了响亮的钟声,使得整个城市都为之动容。 "只疑仿佛天将晓
铜螭署 洛阳当日铸铜螭,徒得形模怪且奇。 玉刺口中藏不见,虫居腹内出无时。 移来建业尚如此,徙在江陵无复兹。 此说流传真诞妄,便当不信不须疑。 注释: - 铜螭:古代的一种神兽,形状像龙但身体是圆的。 - 洛阳:指的是东汉时期的洛阳,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城市之一。 - 铸:铸造,锻造。这里指制作铜螭。 - 徒得:仅仅得到了。 - 形模:形状和模具。 - 怪且奇:怪异而且奇特。 - 玉刺
披香殿 绣栭藻井柏为梁,翡翠帘栊映璧珰。 宝篆烟云凝馥郁,华林锦绮竞纷芳。 荷花永昼湘江静,桂子西风陌路长。 最是春衣裁已就,领巾飘动尽天香。 注释: 披香殿:古代帝王和贵族居住的地方。 绣栭藻井:用精美的石雕和漆器装饰的井栏。 柏为梁:用柏木制成的屋梁。 翡翠帘栊:用翡翠镶嵌的窗户。 宝篆:珍贵的印章或铭文。 烟云:烟雾缭绕的景象。 华林锦绮:华丽的树林和锦绣的织物。 领巾飘动
【注释】 灵和殿:唐玄宗的御书房。蜀柳:即垂柳,生长在四川一带,枝条柔长,随风摇摆,故名。 栽从蜀郡:指从四川移植而来。 乾坤雨露私:意谓天地间雨露之恩不偏不倚,公平无私。 轻似行云清似水:形容柳条轻而柔,如行云般飘逸,如清水般清澈。 软于吹絮细于丝:比杨柳的柔软,比柳絮的细软。 风流可爱如何比:用“风流”二字来形容柳树的风姿绰约、美丽动人,再也无法与其他事物相比。 最是风生月上时:最是,最为
【注】石头城:今南京市的古称。卓望:指石城上的烽火台。宸京:指皇帝居住的地方。区区:这里指金陵,即南京。 几年前听说石头城,初以为它坚固得像用削成似的。 只是石城的一角像卓望,并不是四面都有楼棚。 依山最好可以防备车骑,举眼望去何防俯瞰贼营。 为问区区徒自守,何如席卷向宸京? 赏析: 这首七绝写石头城。首联说:“几年闻说石头城,初谓坚牢似削成。”石头城,是六朝时建康(今南京市)的旧称
这首诗是诗人在幕府山所作,通过描绘当时的政治局势和诗人自身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下是逐句释义: 幕府山 当初一马过江来,幕府权宜向此开。 万里封疆吾旧物,一时宾客尔多才。 建台此事虽堪羡,掩泣其人更可哀。 相视不曾言及此,欲教天意此时回。 注释 1. 幕府山: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在地的地名,也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点或景观。 2. 当初一马过江来,幕府权宜向此开。
注释: 断碑:被折断的石碑。丰碑,高大的墓碑。百尺,言其高大。路南,指道路的南面。车马,代指行人、游客。试来看,试着看。神道,这里指皇帝的陵墓。康王,指晋朝的康帝司马岳。何代官,问是谁代为官的。初谓流传须永永,最初以为传下来的东西会永远流传下去。安知磨灭已漫漫,怎么知道这些已经慢慢消磨掉了呢。姓名不足标青史,名声和事迹不够用来在历史上记下来。休把将来碇石看,不要把它们当作永久的标志了。 赏析:
注释:天阙山:指皇宫前的天阙门。不知象魏欲何为,布政颁条总在兹。凡有往来须仰视,庶几众庶可周知。 译文:不知道象魏有什么打算,颁布政令都在这。所有来往的人都要仰视,庶几众人可以周知。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和对统治者的讽刺。诗中通过“不知象魏欲何为”这一疑问句,引出了下文的回答,即“布政颁条总在兹”,表达了对统治者颁布政令、施行教化的不满。接着,诗人通过对“凡有往来须仰视
无端独足上高台,以纵咮纵横作字来。 茂草为灰犹可解,朱门傍水直难猜。 宫城后向烟中尽,府第还当洛口开。 洪范五行刘向传,莫言其说尽迂回。 诗句逐句释义: 1. “无端独足上高台,以纵咮纵横作字来。” - “无端”表示没有缘由或原因,意味着行为或状态的出现是自发的、非预期的。 - “独足上高台”形象描绘了某人单脚站立在高处,可能是为了某种象征性的目的或观察。 -
【注释】 古芳林苑:指昔日的府署所在地,今已荒芜。 刘郎:即刘晨,晋代人,相传曾与同游者入天台山采药,遇仙女。 阮客:指阮籍,魏晋时人,嗜酒狂放。 拨不开:比喻难以忘怀。 【赏析】 诗题“古芳林苑”,意指昔年府衙所在地,今已荒凉。诗人以怀旧之笔,抒写对往昔繁华之地的感怀,流露出对故地的眷恋之情。 开头四句:“昔日曾为府署来,谁人都把插桃栽。不闻华屋笙箫响,但见芳林锦绣堆。”这四句是全诗的总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