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之纯
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亲历:亲自经历。 五老峰前亦屡过:五老峰是华山的主峰,作者曾到访此地。 殊媚好:特别美好。 何须千仞极嵯峨:何需要登顶极高处才能看到美丽呢? 翠围宛似屏间画:周围的树木环绕如屏风上的绘画。 绿折全如水上波:绿色的树梢折断后,就像水面上泛起的波浪。 沧江苦相近:与长江的沧江景色相似。 见来心眼定如何:看到这些美景后,我的心境平静了。 赏析
【诗句注释】 清暑殿:避暑的宫殿。 见说当持百尺梁:传说中,清凉台是古代帝王避暑的地方,可以撑起百尺高的楼台。 四围修竹翠云长: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竹林,如同翠绿色的云彩一样。 正当盛暑都无热:正当炎热的时候,这里却没有一点热气。 不有薰风亦自凉:如果没有微风送来凉爽,这里也能感到凉意。 那与人间同日月:它与天地间一样,可以与日月共照。 直疑天上两阴阳:简直像是天上的阴阳二气。 有时更取龙皮浸
【注释】 东山谢安:指东晋的谢安。他年轻时隐居在会稽东山,后出仕为官。 江南第一流:指谢安。 常不肯利名求:常常不追求名利。 壮年甘向东山隐:年纪轻轻就愿意到东山隐居。 须将妓女游:要与歌妓们游乐。 与斯人尝共乐:同这位友人曾经共享过欢乐的时光。 固应有患即同忧:当然应该共同忧虑国事。 后来一为苍生起:后来为国家人民而奋斗。 破敌成功祇坐筹:打败敌人取得胜利时,只坐着筹划谋略。 【翻译】 谢安
西州城 运渎居东西冶城,西州遗迹甚分明。 多言东晋才经始,或说孙吴已创成。 池苑春风罗绮市,楼台夜月管弦声。 入门尽是嬉游地,惟有羊公不愿行。 注释: 1. 西州城:指西州(今江苏南京)的城墙。 2. 运渎居东西冶城:在运渎附近建有东西两座冶炼城池。 3. 西州遗迹甚分明:指西州城的遗迹非常清晰可见。 4. 多言东晋才经始:很多人认为东晋时期才建立西州城。 5. 或说孙吴已创成
梅梁殿 太极初时欠一梁,漂流偶见石城傍。 曾闻禹庙还如此,可见川祇欲效祥。 不但千年无朽蠹,能令满殿有芬香。 要将盛事传来世,画出梅花十丈长。 注释: 1. 太极初时欠一梁:太极,指宇宙之初的元气或天地未开之前的状态,也泛指事物的根本。“欠一梁”比喻太极尚未完全展现其完整形态,尚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2. 漂流偶见石城傍:漂流,指水流冲刷,使物体随波逐流。石城,形容坚硬如石的城墙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当时战乱的不满以及对和平稳定的渴望。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1. 古越城:这是对安史之乱时期唐帝国的讽刺。古越国是指战国时期的越国,这里借指当时的安史之乱。 2. 府城西北瓦棺东:府城指的是长安城中的宫殿,瓦棺是指唐代皇室成员死后的埋葬地,这里暗示了当时唐朝的政治腐败和皇权衰落。 3. 尚有遗基在此中:尽管朝廷已经腐败堕落
注释: 王导宅:指的是晋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王导的府邸。 当时一马渡江来,幕府山头刈草莱。 这两句诗描述了王导在晋朝建立初期,作为一位重要的政治家,他骑着一匹马渡过长江来到北方,然后在幕府山的山头上割草。这里的“一马”和“幕府山头”都是对王导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他的英勇和决心。 四海纷披都似此,一时缔创亦艰哉。 这两句诗表达了王导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他需要面对四方的纷争和动荡
注释: 只闻二陆住华亭:只听说二位才子住在华亭。二陆,指东吴的名士顾陆二人。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 却有书堂在秣陵:却在秣陵有个书房。秣陵,今南京市江宁区南郊,三国时为东吴首都。 如此弟兄无比拟:他们兄弟俩,没有人能比得上他们的成就。 翕然京洛有声称:声名在京洛之间如日中天。翕然,形容声势盛大,这里作显赫之意。京洛,指当时的洛阳,即今天的河南洛阳。 辩亡著论真难及:他撰写《辨亡论》的议论之精深
【注释】 潜鹤鼓:古代一种用木板、木槌制成的乐器,形如鼓。冒皮:指鼓面蒙以兽皮。宁有:岂有,难道。西洛:洛阳。源流:本源和支流。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击破:打坏。禽鸟:指鹤等禽类。鸣嘶:哀鸣。伪妄:虚假不实。辨:辨别。识见:见解。迷:迷惑。 【译文】 板木为腔,皮蒙其外,其中岂能栖息着鹤来? 那如何会有声音传遍西洛呢?我不相信这是源自会稽的本源和支流。 既然被兵人所破坏,就说禽鸟不会呜叫嘶鸣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遵循了古代诗歌的格式要求。下面是对每一句的具体解释: 金城柳(第1句) - 关键词:金城、柳 - 注释:金城的四周被柳树包围,形成了一个自然的营盘。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金城周围的柳树如同军营一般,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征西路再经(第2句) - 关键词:路、经 - 注释:诗人再次经过这条曾经熟悉的道路。 -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