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蔚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最后再逐项分析。本题中,“梦里分明记本根”意思是:梦中清晰地记得本来的道理或本性。“觉来无语正心君”意思是:醒来时无言以语,只有用正心修身来端正自己。“阴阳却把量消长,且喜新来胜一分”意思是:阴阳二气相互消长着,庆幸自己又胜过了一分
【注释】庚戌:指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春。鄱阳:在今江西省北部,赣江入鄱阳湖口处。舟中诸作:作者当时所作的诗篇。解舟:解开船缆让舟子将船解下江去,即停泊。汭口:即浔阳江口,在今江西星子县西南。浩荡:水势盛大的样子。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鄱阳江边停船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第一首写停船时的景色,第二首写停船后的感受。这两首诗都是纪游之作,而第三首却是记游后的感想与自咏。
【注释】: 1. 昏花:视力模糊。 2. 病眼:指眼睛有病。 3. 世味:世间的滋味,这里指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等滋味。 4. 澹然:淡然。 5. 堆案:堆积如山的书籍。 6. 危坐:端坐在椅子上。 7.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七月四日晚上雨过后感到凉爽闲适时,和友人徐子融一起写下的四首绝句。前两句写诗人年老眼花,世味淡然;后两句写他堆案不观书,独坐晚凉天。全诗平淡自然,清新脱俗
【注释】 庚戌:指代诗题中的时间,也就是作者的写作时间。鄱阳:古郡名,今属江西省。舟中:泛指船上。诸作:各种创作。过赭亭:路过赭亭。赭亭:地名。赭亭山:位于江西上饶市玉山县西南,有“小庐山”之称。 【赏析】 《庚戌春下鄱阳舟中诸作》,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全诗共七首,每首五绝,内容多描写春天景物。 这首诗是组诗的第一首。开头两句写船篷推起不教低,为放山光水色归。船篷是船帆的简称,即船帆
我们来看诗句: 1. 儿童剪伐未须施:“儿童”在这里指的是小孩子,“剪伐”则是一种修剪的行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小孩子在还没有长大成人之前,就已经对梅花采取了剪伐的行为,这里的“剪伐”应该是指修剪或裁剪的动作。 2. 竹外横斜一两枝:“竹外”指的是竹子外面,也就是竹林的边缘地带。“横斜”则是指斜着生长的样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竹子的边缘处,有几枝梅花斜着生长了出来。 3. 冷艳更开深雪里
【注释】 雨:指雨水,也指天气。余:剩余。 云静:云气宁静。 太虚:天空。清:清澈。 今宵:今夜。分外清:格外的明亮。 讽咏:吟诵、诵读诗歌。 【赏析】 《和徐子融韵》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宋元丰二年(1079年)在徐州任知州时所作。此诗是酬答徐州太守徐禧所赠诗作,以“和”为题,即表示对徐禧的称颂与感谢。 首联描绘了一幅雨过天晴的夜景图,云彩宁静,天空显得格外的澄澈。诗人用“雨馀”二字
注释: - 昔日淮西 今又东:指诗人与彭应期分手后,又来到淮东(今江苏、安徽一带)游历。 - 为文怪似史迁公:意思是他的文章写得奇特,像司马迁一样。 - 远游要是丈夫志:意思是远游要有壮志豪情。 - 自足一枝真计穷:意思是只要自己有真本事,就不怕没有出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愿和期望。诗中通过描绘友人游历淮东的情景,展现了他的才华和志向。同时
【注释】 客身:旅居他乡的人。春多雨:春天雨水多,天气寒冷。吾庐:我的房子。长绿苔:指屋檐上生长的青苔。 家书:家信。故园:故乡。梅竹:指梅花树和竹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在异乡生活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诗作。 首句“客身常恨春多雨”,是说作为旅人的我常常感到春天多雨而令人讨厌,表达了诗人在异地漂泊时的孤寂、凄凉与苦闷。 颔联“遥想吾庐长绿苔,每作家书问无恙”
【注释】 徐子融:即徐凝,唐代诗人。方叔吴介:名不详,疑为吴介的字,或其号。介甫:指吴介甫,字介甫。缄书:密封的书简。切嗟:深为惋惜。鳞鸿:比喻书信。泛往回:指不回信。 【赏析】 这是一首答谢诗。作者收到友人寄来的书信,信中说,“君以诗见赠,喜极”,但同时表示,“正求真益,肯使鳞鸿泛往回”。这两句话,一方面表明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相互切磋、交流思想的愿望,另一方面也表明
【注释】 逊敏:指谦逊、敏捷;工夫:功夫,本领;偏:不全面。两端:指人的左右手。韦弦:韦(古琴名),弦(琴的弦)。比喻左右两手协调配合。允怀:指宽宏的胸怀;固:固然。常存养:常常涵养培养。明善:明白善良的道理。合在先:放在首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徐子融唱和之作。前两句写自己的谦虚、敏捷、善于左右逢源的本领;后两句写自己宽厚待人,并认为“明白善良的道理”应当放在首位。全诗语言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