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逐句翻译并注释: 贱生的各位朋友,有祝贺的言辞和颂扬的话语共五十六字来谢他 庸庸碌碌地不作世间奇才,空负天生的造化机缘。岁月悠长,却无法惊扰多发之积,功程殊未进步微毫。不贪图腰下悬金印,只希望在前方戏彩衣。多谢诸君借辉润,一朝盈箧尽珠玑。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自己谦虚自持的一种表达。他用“贱生诸友”来称呼他的友人,表达了他对他们的敬爱之情
诗句:太初元有此山川,往古来今几许年。 注释:这是诗人在描述他眼前的山水美景和感慨时间的流逝。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对时间和自然的敬畏之情。他感叹大自然的美丽,同时也感叹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这种感慨反映了他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快读新诗似见梅 昏昏醉眼为君开枝头未见粉苞露,句里先传春信来。 试问花神缘底晚,政须羯鼓为渠催。 前枝见说南枝早,合取彭溪溪上栽。 赏析一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句“快读新诗似见梅”描绘了诗人在阅读新诗时仿佛看到了梅花,这种想象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展现了诗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接下来的两句“昏昏醉眼为君开。枝头未见粉苞露
注释: 1. 寄题黄子京贫乐斋:我寄予诗题于黄子京的贫乐斋。 2. 羞逐纷纷世所趋:我不愿追逐纷扰世俗的名利。 3. 东溪风月未尝孤:我在东溪的山水间,从未感到孤独。 4. 闭门蒿藋从渠长:关上门,任由蒿草和野花自然生长。 5. 堆案简编聊自娱:摆满书桌的书卷和文稿,让我在闲暇之余自我娱乐。 6. 机括要须明活法:掌握事物的方法技巧,必须明白其灵活变化。 7. 箪瓢非但守枯株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他的好友王晋卿的,他在诗中提到了王晋卿在杭州的住所,也就是今天的“云居山”。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面面青山不记名,想知宜雨亦宜晴。 字面意思是说,我看着面前的青山,它们的名字并不重要。我想,这些青山适合下雨也适合晴天。这里的关键词是“面面青山”,即眼前连绵起伏的群山;“记名”则指名字、标记等。诗人用“面面青山”来比喻朋友之间的情谊,表示无论何时何地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 (1) “又谢子京惠贽”,这是诗人写给友人王子京的一封信中的开头部分。“又”是表示再一次的意思,表明这是给王子京的第二次回信了。“子京”,即王子京,是诗人的朋友。信中说:“我年少时很仰慕孔子,如今年纪大了,却只能叹息自己的没有成就
永丰祝子益和予诗见寄,许见访以长句谢之且坚其约。 反关甘与世情暌,绿遍闲庭草欲齐。 何处客来谈列岫,有人雪踏自东溪。 坐低流俗几千辈,已见新诗第一题。 他日竹林如肯过,圣门相与探端倪。 注释: 1. 反关:反扣,回环。 2. 甘与世情暌:愿意同世俗隔绝。 3. 绿遍闲庭草欲齐:绿色的草儿把庭院铺满了。 4. 东溪:东面的山间流水。 5. 探端倪:探求事物的道理。 赏析:
【注释】 ①赵宜之:作者的朋友,官于武林(杭州)。②清光:清亮之光。③幽趣:深远的情趣。④专留荐贤牍:专门留下推荐贤才的文疏。⑤伯牙琴:指知音。⑦陶径菊松面: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赏析】 此诗是诗人送别赵宜之时作,写送别之情。首联以“栖隐”点题,并点明送别的地点在山中。颔联以“真同”、“不知”作转折,写对朋友的深情厚谊。颈联写送别的场面,表现了依依不舍的心情
清明时节正好雨过天晴,邻居老僧有好诗。 在十里路外懒寻酒旗,一卷书卷深深埋头读。 放怀处处处是春光明媚,无事时中白日也慢悠悠。 何况我住处离寺很近,兴来之时何必爱惜瘦藤杖
十月九日同公美践上林之约回途纪实景入小春方嫩寒,缓行不觉鸟间关。 倚空叠嶂何崷崒,带石清溪屡绕环。 政拟徘徊檀木岭,且先点检上林山。 杖藜未作忙归计,又喜临清得钓湾。 【注释】 十月:农历十月,这里指十月九日;同:一同;上林之约:即上林苑的约会,唐人常以“上林”代称皇帝游幸之处;回途:返回的路途中;景:景色;小春:初春,农历正月、二月;方:方才;嫩寒:指草木刚抽芽时的寒冷。 缓行:慢慢行走;不觉